長期以來,江蘇縣域經濟發展始終走在全國縣域前列。在當下以杭州 “六小龍”企業為代表的新興產業浪潮中,江蘇縣域正以“制造業基因”重構競爭優勢。
從智能裝備到人工智能,從生命健康到未來能源,江蘇縣域不斷培育具有江蘇特色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為潛在的“六小龍”們提供靜待“一鳴驚人”的產業沃土。
戰新產業的“空間協奏曲”
在江蘇縣域戰新產業版圖上,正上演著蘇南領跑、蘇中發力、蘇北興起的“群龍三重奏”。
長江以南,以昆山、宜興、江陰等為首的蘇南地區縣域戰新產業規模全省領先,相關新質生產力企業數量占全省比重高達61.8%,電子信息、集成電路、生物醫藥、新能源汽車等產業高速發展,物聯網、機器人、人工智能等新興名詞成為領先發展、超前布局的焦點。
跨過長江,蘇中地區海安、如皋、高郵等縣域發展態勢迅猛,重點圍繞智能制造裝備、新材料、海洋船舶制造等產業持續發力。
再到蘇北地區,則以東臺、阜寧、大豐等縣域為代表,持續推進產業轉型升級,在新能源、智能裝備制造、綠色環保等領域重點突破。這種“各揚所長”的產業空間布局,讓江蘇縣域在戰新賽道上具有多層次、多維度的強勁競爭力。
“藏龍臥虎”的戰新沃土
江蘇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化特征顯著,牽頭和參與的國家級先進制造業集群總數全國第一。江蘇縣域也緊抓這一機遇,在多個重要產業集群中大放異彩。
智能制造裝備產業集群,是江蘇智造的“重要根基”。江蘇縣域在智能機器人、高端數控機床及專用設備等環節領域引領全國,從傳統制造向高端智造躍遷的“蘇南模式”也被搬上熒幕,在全國熱播劇《大江大河》中講述了激動人心的歲月故事。以電視劇取景地南京六合為例,其所擁有的數控相關核心技術在全球數控機床領域排名第三、亞洲排名第一。
人工智能產業集群,是江蘇數實融合的“超級接口”。工業化大模型、算法AI、智能終端產品等早已在江蘇縣域開花結果。蘇州常熟建設起長三角首個 “AI+工業互聯網”產業基地,該基地由百度智能云建設和運營,為當地企業提供例如文心一言、開物工業互聯網等AI平臺產品,基于“云智一體,深入產業”的戰略,打造“中國制造蘇州樣本”。
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是江蘇雙碳賽道的“動力引擎”。江蘇縣域目前已掌握從關鍵原材料和組件、零部件到整車的全譜系制造能力,其中動力電池已經成為推動江蘇縣域發展的優勢領域。常州溧陽作為全省新能源(智能網聯)汽車先行先試區,動力電池產銷量全國縣域第一,集聚有江蘇時代、上汽時代、立訊精密等龍頭企業,風靡年輕圈層的小米SU7、YU7的電池模組也來自這里。
生物醫藥產業集群,是創新助力健康的“江蘇樣本”。江蘇縣域在醫藥研發、醫藥機械制造等高附加值環節占據國內主導地位。蘇州昆山研發能力全國領先,建成亞洲最大的小核酸藥物品種線;而位于鎮江丹陽的魚躍集團更是中國最大的醫療器械全球化集團公司之一,血壓計、血氧儀、呼吸機、輪椅等醫療器械市場占比高,目前已連續十年蟬聯“雙11”家用醫療器械銷冠。
綠色環保產業集群,是建設美麗中國的“江蘇方案”。江蘇縣域專注于資源綜合利用、環境綜合治理等重點領域先進裝備和產品研發。無錫宜興作為中國綠色環保產業最集中、產品最齊全的集聚區,與全球國家合作建設了13個國際清潔技術轉移中心;鹽城東臺則發布了國內首個綜合性地區低碳發展指導性文件,在“小紅書”上爆火的黃海森林生態旅游度假區也獲評了全國首家零碳旅游景區。
海洋船舶產業集群,是向海圖強的“江蘇脊梁”。江蘇在船舶超大型化、智能化、綠色化以及新型船舶研發建造方面能力突出。泰州靖江目前已成為全國規模最大、配套最完善的民營造船基地,是國家級船舶出口基地、全球最大的系泊鏈生產基地。如果你在大連或者上海旅游,坐上名叫“老虎灘”或者“上海之星”的游船,都是來自泰州靖江。
實際上,除了以上6個最具代表性的戰新產業集群外,江蘇縣域發展的每一個戰新產業集群都蘊含著無限的發展潛力和廣闊的未來前景。在江蘇省政府辦公廳印發的《關于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融合集群發展的實施方案》中,提出“打造5個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和“建設10個國內領先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江蘇縣域在這15個戰新產業集群中的產業地圖,值得關注。
當溧陽動力電池驅動著百萬輛新能源汽車馳騁全國,當靖江豪華游船承載著千萬游客徜徉在祖國河海,江蘇縣域已用實踐證明:未來已來,戰略性新興產業已不是“高大上”的新概念,而是正在江蘇縣域經濟中茁壯成長的蓬勃動力。
“成為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陣地”是習近平總書記賦予江蘇的目標定位,而這片占全省超70%土地的縣域版圖,正以“每個產業都有龍頭帶動、每座縣城都有特色集群”的格局,用“龍騰虎躍”書寫著由制造業大省向新質生產、智造強省邁進的的縣域答案。
(作者單位:江蘇省規劃設計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