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牢記囑托 感恩奮進

安徽舉行2025年“活力中國調研行”媒體見面

  來源:安徽發布時間:2025-07-01

6月30日,2025年“活力中國調研行”媒體見面會在合肥召開。

1.jpg

 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為展現“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顯著成就,切實強信心、鼓實勁、激活力、促發展,中宣部組織中央主流媒體和有關地方媒體深入各地開展2025年“活力中國調研行”主題采訪活動。

本次“活力中國調研行”安徽主題采訪活動以“以科技創新引領新質生產力發展,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為主題。來自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安徽創新發展研究院(決策雜志社)等數十家中央及地方主流媒體的記者,將兵分兩路,分赴合肥、蕪湖、滁州、蚌埠等地的典型企業與科研院所,展開為期一周的采訪調研。

以下是現場實錄。

郭鵬(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為了讓大家對安徽以科技創新引領新質生產力發展情況有個總體了解,今天我們特別邀請省政府3個部門的負責同志,前來介紹相關情況,并與大家交流。

首先,請安徽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劉文峰先生介紹安徽汽車產業發展情況。

2.jpg 

劉文峰(省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各位媒體朋友:大家好!首先,我代表安徽省發展改革委向各位專家和新聞界的朋友們表示熱烈的歡迎!借此機會,衷心感謝大家長期以來對安徽汽車產業發展的關心和支持!

2024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安徽考察時強調,加快科技創新和產業轉型升級,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超前布局未來產業,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先進制造業集群。安徽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聚焦打造具有重要影響力的新興產業聚集地,堅持科技創新與開放合作并重、“雙招雙引”與產業培育聯動、有為政府和有效市場結合,突出創新引領、融合發展、以強促大,著力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新能源汽車產業創新中心,取得顯著成效。

一、產業規模跨越增長,發展能級持續提升

安徽搶抓汽車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發展機遇,推動產業提質增效。

一是產業規模量級躍升。1—5月,全省汽車、新能源汽車產量分別為123.57萬輛、61.33萬輛,均居全國第一,實現歷史性突破,這是安徽汽車產業持續深耕、厚積薄發的結果。“十四五”以來,安徽汽車和新能源汽車產量由2020年的116.1萬輛、10.5萬輛,提升至2024年的357萬輛、168.4萬輛,分別增長了2倍和15倍;排名由全國第8位和第4位,雙雙提升至全國第2位;占全國比重由2020年的4.6%、7.7%,提升至2024年的11.4%、13.1%,增長6.8和5.4個百分點。

二是總體效益顯著提升。2023年全省汽車產業鏈企業營業收入首次邁上萬億元新臺階,2024年突破1.5萬億元,連續2年保持20%以上增速。2024年全省汽車制造業增加值增長26.7%,高于全國17.6個百分點。2025年1—5月,全省汽車制造業增加值增長22.7%,對規上工業增長貢獻率23.8%。

三是企業實力持續增強。奇瑞集團躋身2024年《財富》世界500強,國軒高科、安徽中鼎入選全球零部件供應商百強榜。

四是產品高端化取得突破。尊界S800填補國內超高端智能電動汽車空白。蔚來ET9是全球首款智能電動行政旗艦轎車,也是我國首款搭載“線控轉向”技術的量產車型。

3.png

二、創新動能加速釋放,成果轉化成效顯著

安徽始終把創新作為驅動汽車產業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動力,堅定不移地走以強促大的路子。

一是以前瞻思維鏈接高端創新資源。組建安徽省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建設戰略咨詢委員會,充分發揮“思想庫”“智囊團”作用。

二是全力打造高能級創新平臺。成立省未來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創新中心,構建“1+N”開放型汽車生態實驗室體系,支持奇瑞集團牽頭建設“開陽實驗室”,加強關鍵共性技術攻關和前瞻技術布局。

三是加快推動科技成果轉化。推動“政產學研金服用”深度融合,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鼓勵產業鏈上下游組建創新聯合體,以市場為牽引、以應用為導向實施產業鏈協同攻關,加快新技術、新工藝、新產品研發應用,推動核心技術優勢不斷轉化為產業競爭優勢。奇瑞新一代鯤鵬天擎混動專用發動機實現 48%以上的全球最高熱效率,蔚來ET9搭載17項全球首發技術和52項同級領先技術,國軒高科首條全固態電池實驗線正式貫通、實現核心設備100%國產化。

三、集群建設穩步推進,產業生態日趨完善

安徽堅持集群發展,加快構建融合貫通的產業新生態。

一是以全省“一盤棋”的思路優化產業布局。構建“合肥—蕪湖”雙核聯動、其他市多點支撐的一體化發展格局。2024年,合肥、蕪湖對全省汽車產業鏈增長貢獻率合計達74.8%,皖北汽車零部件產業加快突破,營收增速領先全省20.8個百分點。

二是堅持整車、零部件、后市場一體化發展。集聚奇瑞集團、蔚來汽車、大眾安徽、合肥比亞迪、江汽集團、合肥長安、漢馬科技等7家整車企業,引育規上限上零部件企業3000余家、后市場企業1700余家,形成覆蓋整車制造、“三電”、“三智”、銷售維保、回收利用等關鍵環節的新能源汽車全產業鏈條。

三是持續優化配套服務。累計建成充電樁85.8萬個,城區基本形成半徑不大于2公里的充電服務圈,鄉鎮公共充電站總體覆蓋率超99%,高速公路服務區實現充電樁全覆蓋,“安徽充換電”APP上線運行,全省充換電服務“一張網”加快構建,合肥市、淮北市入選全國首批車網互動規模化應用試點城市,淮南市獲批國家公共領域車輛全面電動化先行區試點。

四是加快智能網聯產業布局。出臺《安徽省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行動方案》,遴選推廣景區接駁、無人配送、智慧環衛等典型示范應用場景,開放智能網聯測試道路雙向總里程超3000公里,合肥市入選國家智能網聯汽車“車路云一體化”首批應用試點城市。

四、開放合作持續深化,產業韌性不斷增強

安徽堅持立足國內、放眼全球,深化多維合作,持續增強產業鏈供應鏈韌性穩定性。

一是深化長三角產業合作。深度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與滬蘇浙共建新能源汽車“4小時產業圈”,打造世界級汽車產業集群。2024年,三省一市新能源汽車產量全國占比30.9%、全球占比超20%,成為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重要一極。2025年1—5月,三省一市新能源汽車產量195.3萬輛,占全國比重34.6%。

二是推動企業跨界融合發展。奇瑞、江汽與華為深度合作,打造智界、尊界高端智能汽車品牌。蔚來與寧德時代攜手構建全球規模最大、技術最領先的乘用車換電服務網絡。奇瑞跨界布局車載無人機、飛行汽車、人形機器人。

三是持續深耕國際市場。全力服務車企“走出去”,汽車產業“朋友圈”拓展至150多個國家和地區。2024年,安徽汽車出口量躍居全國第一,全國每出口4輛汽車,就有1輛“安徽造”。奇瑞連續22年位居中國自主品牌乘用車出口第一。2025年1—5月,安徽汽車出口量繼續保持全國第一。

四是搭建高品質交流合作平臺。舉辦國際生態拉力杯(中國站)、合肥國際新能源汽車展、奇瑞全球合作伙伴共創大會等重大賽事活動,助力安徽汽車品牌持續向上。

下一步,安徽將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重要講話精神,廣泛鏈接各類資源,充分凝聚各方力量,“政產學研金服用”協同發力,推動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加快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為我國從汽車大國邁向汽車強國作出安徽貢獻。

郭鵬:謝謝劉主任的介紹。下面,請安徽省科學技術廳副廳長陳龍勝先生介紹安徽人工智能產業發展情況。

5.jpg

陳龍勝(省科技廳副廳長):各位媒體朋友們:大家上午好!感謝大家對安徽人工智能產業的關注和支持。近年來,安徽聚焦打通科技創新策源地與新興產業聚集地之間的鏈接,以創新求突破、以應用促發展,全力推進人工智能新興產業集群發展和通用智能未來產業培育壯大,獲批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重點布局,全省智能算力由2023年初800P左右躍升至目前3萬P,科大訊飛獲近十年人工智能領域首個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全省已集聚人工智能規上企業894家、產業鏈關聯企業1.2萬家。賽迪顧問最新發布《中國人工智能區域競爭力研究》顯示,2024年安徽人工智能產業發展評價緊隨北京、廣東、上海、浙江之后,居全國第5位,較2023年提升1位。主要做法包括以下4個方面:

一是在國家戰略布局中搶先卡位。爭取獲批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新一代人工智能公共算力開放創新平臺等一批國字號創新平臺,承擔國家數據要素綜合試驗區建設等重要任務,合肥獲批全國首批、長三角唯一數據標注基地建設試點城市,安徽成為人工智能國家相關布局和重大平臺最為集聚的省市之一。

二是出臺規劃政策走在全國前列。搶抓通用人工智能發展戰略機遇,全國率先出臺通用人工智能發展三年行動計劃和專項政策,系統謀劃大算力、大模型、大應用。圍繞國家部署“人工智能+”行動,省委、省政府印發《安徽省加快推動“人工智能+”行動方案》,實施底層強基、融合應用、生態構建、安全筑底四大專項行動,打造“人工智能+”安徽樣板。

三是推動大模型軟硬件自主可控。支持科大訊飛聯合華為開展國產軟硬件底座研發,建成國內首個支撐萬億參數大模型訓練的萬卡國產算力平臺“飛星一號”,“飛星二號”接續啟動。圍繞夯實感知、算力、數據、模型等基礎和垂類模型應用,在2024年省科技攻關項目中部署人工智能攻關項目59個,引導企業研發投入11.5億元。訊飛星火大模型綜合性能和中標央國企大模型項目位居全國前列;九韶智能研發九韶內核4.0版填補了我國在商用工業軟件底層內核技術上的空白;海螺集團聯合華為發布水泥行業首個人工智能大模型,帶動單條產線年減碳4500噸,開啟高耗能產業“綠色智造”新范式。

四是場景應用牽引產業生態日益完善。全省圍繞工業、教育、醫療等領域開放“人工智能+”場景機會300余項,訊飛曉醫、AI心理伙伴、“玄視”電力等垂域應用相繼落地。突出場景招商和科技型企業引育,涌現埃夫特、芯動聯科、智象未來等一批細分賽道領軍企業,今年上半年科大訊飛和智象未來入選福布斯中國人工智能企業Top50。聯合中國計算機學會連續舉辦兩屆全國通用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大賽,吸引全國800多個項目團隊報名參賽,省外參賽比例超過85%。2024年,全省招引人工智能落地項目超過1000個,擬投資金額超過4000億元,同比分別增長46.8%和34.6%。

6.jpg

下一步,我們將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重要講話精神,堅持科學技術打頭陣,錨定打造國內前列、國際知名的人工智能產業創新高地,以推進人工智能+”行動為總抓手,以“招才引智、招智引財”為重點,以場景創新為牽引,堅持“政產學研金服用”融合發展,加快推動“人工智能+”創新示范應用,努力在人工智能技術、產業、應用、安全等方面走在全國前列,為國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作出更多安徽貢獻!

郭鵬:謝謝陳廳長的介紹。下面,請安徽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副廳長施力先生介紹安徽高端裝備制造產業發展情況。

7.jpg

施力(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副廳長):各位媒體朋友,大家好!“十四五”期間,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高端裝備制造產業的發展,列為我省重點推進的十大新興產業之一,搶抓發展機遇,強化“雙招雙引”和產業培育,產業呈現“位次前移、結構煥新、創新引領、集聚加速”的良好發展態勢。

一、產業規模進一步擴大。裝備制造業歷來是我省工業支柱產業之一,“十四五”期間迎來爆發式增長,年均增長率超過13%,增速居長三角和中部地區第一,成為十大新興產業中首個破萬億元的產業,實現爭先進位。2024年,全省裝備制造業規上企業6590戶,營收1.21萬億元,占全省制造業營收的比重達到22%,躍居中部第一位、全國第六位。工業機器人、數控機床、電工電氣、農機裝備等行業位居全國第一方陣,國產六軸機器人出貨量全國第一。5家企業營收超百億,合力叉車連續34年位居國內工業車輛產銷量第一,陽光電源培育出3個百億營收板塊。

二、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我省堅持“錯位發展、協同發展、競相發展”的思路,確立了工業機器人、高端數控機床、現代工程機械、軌道交通、航空航天、醫療裝備和智能成套裝備等7個高端裝備產業重點發展細分領域,引導各市逐步形成了“雙核多基地”的產業布局,合肥市和蕪湖市作為全省裝備制造業核心區域,著力打造高端裝備綜合性創新研發制造基地,馬鞍山、滁州、蚌埠、六安、宣城、安慶等6市打造各具特色的裝備制造基地。各市調整產業結構,主抓重點領域,2024年,全省高端裝備制造產業實現營收5680億元,占裝備制造業的比重由2021年的38%提升至47%,航空航天、高端醫療裝備等產業從無到有,達到百億規模,加速展現巨大發展潛力。

三、創新能力進一步增強。圍繞優勢產業和裝備新賽道不斷布局,全省裝備領域建成國家級產業創新平臺42個,省級創新平臺93個,12家企業成為國家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上市企業55戶,占全省總數的30%,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286戶,占全省總數的41%。埃夫特突破了機器人控制器底層運動控制算法基礎代碼,自主化率提升至100%;合鍛智能大型鍛壓成形機床國內市場占有率第2;應流集團航空發動機/燃氣輪機高溫合金葉片供貨國際航空巨頭。全省“十四五”期間培育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1070個,其中40項產品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四、產業集聚進一步加速。堅持“聚焦主導產業、促進集群發展”,引導資源集聚、項目集聚、政策集聚、企業集聚,全省形成了7類19個特色裝備集聚區。長三角(含江西)大飛機產業集群成為我省第2個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灣沚區通航裝備、天長市儀器儀表、蜀山區環境檢測裝備、長豐縣流體控制設備、無為市特種電纜等5個集群入選國家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合肥市智能成套裝備形成規模化集聚,色選機占據全球70%市場份額;蕪湖市形成以鳩江區為代表的機器人產業集群,以弋江區為代表的現代農機產業集群,以灣沚區為代表的低空裝備制造集群;馬鞍山市博望區剪折彎機床產量居全國首位;宿州靈璧縣軸承、阜陽界首市現代糧食機械、蚌埠市傳感谷不斷發展壯大,形成規模化集聚。

成績的取得,既得益于省委、省政府的高位推進,也得益于我省存量企業自身的高速發展,更得益于“雙招雙引”帶來的持續增量。“十四五”期間,我們聚焦高端裝備制造產業重點領域,深入開展“一鏈一策”研究,編制產業招商地圖,篩選目標企業,省市縣協同招引。成立規模33.68億元的母基金,完成5支子基金組建,創新開展“基金招商安徽行”活動,至今已成功舉辦7屆,覆蓋14個地市,推動近20個重點項目落地,總投資額超36億元。2024年,全省高端裝備制造產業新簽約項目數896個,新增50億元以上項目14個,新投產極智嘉物流機器人全球總部、深圳優艾智合總部等項目567個,增長36%,擬投資額1491億元,全省高端裝備制造業投資增速達到20%以上。

面向“十五五”,我們將把握未來趨勢,突出安徽特色,立足我省資源稟賦、產業基礎、創新優勢、市場前景,堅持“科產融合、鍛長補短、企業矩陣、鏈群融合、生態優化”的路徑,擬著力發展智能機器人、工業級無人機、高端檢測裝備、智能農機裝備等未來裝備,做好高端裝備制造產業的結構優化和規模壯大。歡迎新聞界的各位朋友們,在安徽多走走、多看看,關注關心高端裝備制造產業發展,宣傳推介產業發展成效,助力我們廣聚資源、廣納賢才,打造國內重要的高端裝備制造產業集群。謝謝大家!

8.jpg

郭鵬:謝謝施廳長的介紹。

下面進入記者提問環節,請舉手示意,并在提問前通報一下所在的新聞機構。

9.jpg 

人民日報記者:在人工智能賦能汽車產業加快轉型升級方面,安徽開展了哪些探索?

劉文峰:謝謝您的提問。在全球汽車產業向智能化、網聯化加速轉型的背景下,人工智能技術成為推動新一輪產業變革的核心驅動力。近年來,安徽加快推動汽車產業與人工智能深度融合,聚力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

一是強化政策引領。省級層面高度重視“AI+汽車”發展,系統規劃核心技術研發、產業協同、場景落地等工作方向。印發《安徽省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行動方案》,明確“鼓勵利用AI優化仿真數據模型,提升汽車仿真測試能力及效率”“支持企業協同探索AI在智能底盤、車身、動力系統及汽車后市場領域的應用”。

二是加快創新突破。充分發揮安徽省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建設戰略咨詢委員會智囊優勢,聚焦國家重大戰略部署和汽車產業創新發展需求,有序打造全球汽車企業研發總部、汽車技術研發集聚地。奇瑞雄獅智能座艙系統Lion AI智艙大模型依托DeepSeek實現精準語音指令響應;蔚來新橋第二工廠新車下線實現無人駕駛駁運規模化運營;“開陽實驗室”開發汽車專用大模型,支持自動駕駛場景仿真測試效率提升50%。

三是攻堅場景賦能。在重點城市、重點線路、重點區域,鼓勵各地因地制宜開展智能網聯汽車應用場景建設,已覆蓋無人配送、智慧環衛、智慧小巴、港口物流、礦山開采等多個領域。圍繞智能網聯城市級規模化試點應用,構建“車能路云”融合發展的產業生態,合肥市加快推進國家智能網聯汽車“車路云一體化”應用試點城市建設,合肥港成為國內首個實現無人駕駛與人工混行作業的內河“智慧港口”,黃山市探索出具有鮮明特色的“文旅+汽車”新路徑。

四是建設可信數據空間。通過數字新技術,加強汽車產業數據歸集、治理、標準化,打造具有安徽特色的汽車行業可信數據空間,確保數據“可用不可見”,推動智能網聯安全健康發展。

10.jpg 

新華社記者:剛才您提到省委、省政府印發《安徽省加快推動“人工智能+”行動方案》,請問該方案提出四大行動有哪些重點任務和具體舉措?

陳龍勝:謝謝您的提問。《行動方案》提出底層強基、融合應用、生態構建、安全筑底四大專項行動,底層邏輯是把握人工智能發展趨勢和規律,充分發揮我國海量數據和巨大市場應用規模優勢,統籌人工智能發展與安全,結合安徽所能和比較優勢,因地制宜推動人工智能賦能千行百業。為此,我們重點從以下4個方面部署推進相關工作:

一是抓底層強基,夯實“人工智能+”底層能力。鞏固提升通用大模型底座,支持垂類模型研發,打造企業級場景應用模型,加快智能傳感、工業軟件等關鍵軟硬件技術攻關。適度超前、科學布局全省算力資源,持續提升國產超大規模智算平臺能力。

二是抓融合應用,推進“人工智能+”行業區域全覆蓋。聚焦“6178”現代化產業體系,圍繞科技創新、產業升級、公共服務、社會民生等4個重點突破方向,釋放高質量場景機會,設立人工智能場景創新項目,推出一批重點行業領域應用標桿。

三是抓生態構建,打造“人工智能+”一流產業環境。聚焦創新、企業、場景、品牌等生態要素,高位建設安徽人工智能產業先導區,輻射形成“1+1+N”人工智能核心產業先導集聚。擴容人工智能“基金叢林”,培育發展人工智能領域耐心資本。

四是抓安全筑底,確保人工智能發展安全、可靠、可控。支持安全可控技術攻關和應用,建設大模型測試評估平臺,培育壯大人工智能安全產業。探索人工智能監管沙盒試點,防范技術濫用等衍生風險。

11.jpg 

經濟日報記者:安徽省高度重視機器人產業的發展,能否介紹一下目前的產業發展情況?

施力:感謝您的提問。我省機器人產業“十年磨一劍”,從2013年的10余家企業、年產值不足10億元、年產量不足1000臺,到2024年,全省機器人全產業鏈企業數超500戶、營收超600億元、產量超3萬臺,規模總量、產業競爭力躍居全國第五,蕪湖市位列中國工業機器人城市綜合排名榜第6位,集群效應凸顯。全省擁有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26家,上市企業6家,工信部機器人示范場景應用企業9家,埃夫特、極智嘉、仁潔智能、酷哇科技等企業的優勢產品,居行業細分領域市場前三。已超前布局智能機器人產業,目前集聚企業40余家,已形成8款樣機產品。面向“十五五”,我們必須抓好機器人智能化的發展機遇,全力將智能機器人產業的優勢發揮到極致,使優勢成為強勢乃至勝勢,抓緊謀劃出臺《安徽省智能機器人產業發展行動方案》和專項支持政策,按照“市場亟需-技術攻關-標志性產品-場景應用-企業培育-區域示范”的路徑先行先試,打造“2+N”產業發展格局,建成輻射長三角、服務全國的國家級先進制造業集群。

郭鵬:時間關系,提問就到這里。在接下來的采訪中,還有很多創新型企業、創新產業、創新案例,歡迎大家實地感受。

這次采訪活動,既有老朋友、好朋友、也有新朋友,衷心感謝大家對安徽發展的關心,對安徽宣傳的關注。歡迎大家多在安徽走走看看,我們全力以赴做好服務。衷心祝愿大家在安徽期間身體康健、工作順利、萬事如意。

今天上午的活動就到這里,謝謝。

 

0
最新期刊
X
X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青草影院在线观看国产| 女人和拘做受口述| 亚洲免费小视频| 毛片免费全部无码播放| 免费看黄a级毛片| 美女扒开尿口让男人看的视频| 国产凌凌漆免费观看国语高清| a级亚洲片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日韩人妻无码精品无码中文字幕 | 国模欢欢炮交啪啪150| k频道国产欧美日韩精品| 思思久久99热只有频精品66| 亚洲乱码卡一卡二卡三| 欧美电影《轻佻寡妇》| 亚洲色偷拍区另类无码专区| 男女污污视频在线观看| 制服丝袜自拍偷拍| 精品香蕉伊思人在线观看| 国产XXXX99真实实拍| 视频在线观看一区| 国产精品入口麻豆高清在线| 91普通话国产对白在线| 在线a毛片免费视频观看| 99在线精品视频| 天堂а√在线地址中文在线| 丰满少妇被猛烈高清播放 | 国产成人午夜性a一级毛片| 欧美色图五月天| 国产熟睡乱子伦视频观看软件| xxxx中文字幕| 国产粉嫩粉嫩的18在线播放91| 窝窝午夜色视频国产精品东北| 国产精品成人无码免费| 自拍偷拍999| 国产精品乱码在线观看| 伊人婷婷综合缴情亚洲五月| 国产精品嫩草影院永久一| 69成人免费视频无码专区| 娇BBB搡BBBB揉BBBB| 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69精品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