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優勢
《決策》:安徽正在大力實施城市功能品質活力提升行動,加快建設具有安徽特色的宜居韌性智慧現代化城市。您認為安徽實施城市功能品質活力提升行動,有哪些優勢?還有哪些制約因素?
倪鵬飛:當前形勢下,在提升城市功能品質活力方面,安徽擁有諸多有利條件。概括起來說是五大優勢:
一是承東啟西的區位優勢。在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中,安徽是鏈接長三角與中部崛起的戰略樞紐,是兩大國家戰略疊加的唯一省份,在經濟地理上擁有承東啟西、連南接北的巨大潛力。
二是經濟起飛的時間優勢。數字化和智能化,為每個城市提供了站在同一起跑線前行的機會,而安徽城市過去相對較慢發展的積累,也使得它們此刻到了起飛即較快發展的歷史階段。
三是要素豐富的成本優勢。安徽人口眾多,過去發展相對緩慢,因而還有大量農業剩余勞動等待向非農轉移,已經轉移到沿海的剩余勞動力要回流,數量龐大的青年大學生大軍正在進入就業市場,同樣土地資源相對寬裕,生態環境資源十分良好。
四是前期積累的基礎優勢。經過過去40多年的工業化和城鎮化,尤其制造業發展和城市建設的突飛猛進,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基礎設施建設也已形成良好的硬件環境。
五是前景樂觀的預期優勢。歷史文化積淀深厚,發展勢頭好,發展后勁足,省域形象好。重視科教、重視實業,尤其安徽重視中科大的故事,合肥發展科技制造的故事等等,使得安徽在國內外具有十分好的形象和品牌,這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安徽持續樂觀的預期。
但在看到這五大優勢的同時,我們也要看到安徽城市建設也存在全球百年變局、宏觀經濟調整、核心資產欠缺、社會負擔較重等約束條件。
五個思維
《決策》:對于安徽實施城市功能品質活力提升行動,有哪些先進地區和城市的經驗值得借鑒?
倪鵬飛:在經驗借鑒方面,安徽與歐洲的德國無論從空間面積、空間區位還是資源條件,都具有相似性,德國目前也是經濟現代化尤其產業現代化發展較好的歐盟國家。所以,建議可以將德國作為發展國際對標對表的對象,積極借鑒德國的產業發展和城市發展的經驗。
新加坡也是一個可借鑒的對象。新加坡雖然是一個國家但是也是一個城市,從研究和觀察來看,新加坡創造發展奇跡關鍵在他們的發展路徑和諸多關系處理上的創新探索,幾乎在城市發展的所有方面,新加坡都有創新經驗。因此,安徽每個城市在綜合方面或者具體方面,可以將新加坡作為重要的借鑒對象,提升本城市的功能品質和活力。
《決策》:思維能力決定工作能力,思維方式決定行為方式。安徽實施城市功能品質活力提升行動,需要強化哪些思維?
倪鵬飛:在“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指導下,我認為安徽在提升城市功能品質活力行動中,應該強化“五個思維”。
一是平衡思維。在經歷過去很長一段時間的不平衡高速發展之后,走向高質量發展的中國包括安徽經濟,必需轉向平衡發展。這包括同步、均衡和平穩快速的協同,在質量、數量、結構平衡發展,人口、產業與城市同步發展,以及結構的多樣化與專業化。
二是多用思維。所謂多用就是一個事項的發展考慮和發揮多樣作用,做到“一舉多得”。基于這樣的思維,在做一個項目或者事情的時候,一定考慮他的可能的多種用途,尤其公共產品供給也要想到它的私人功能,這樣就能夠獲得更多更好的回報,消減收入支出的差額。比如一些文化項目具有公共和私人雙重屬性,設計相關機制可以實現雙贏。同時也要重點發展具有多種意義的事項。
三是交互思維。交互能夠獲得報酬遞增的規模經濟,城市之間的交互可以擴展城市的要素和市場,因此也能夠實現城市更快的發展。中國有句俗話是“馬不吃夜草不肥,人無外財不富”。改革開放40多年中國城市奇跡般發展的重要因素,是外部要素供給和市場需求的驅動。所以安徽要利用外力,合作共贏。
四是知識思維。中國古語“無文不長富,有文不長窮”,對城市發展也是如此,不論城市處在什么發展水平和發展層次的,尤其進入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制度創新、教育投資、科技發展務必放在靠前的位置,這些工作不僅作用大而且具有一勞永逸的投入產出效果。因此,安徽各城市在這些方面,雖然層次有高低,但進程無窮盡。
五是股權思維。政府與市場是一個定性表述清晰但不易把握的關系。在不同時間、不同領域、不同空間,政府發揮的作用不同。可以借鑒股權概念界定和處理政府與市場的關系,針對不同時間、不同空間和不同領域,采取不同并且變化的參與程度和方式。政府在公共領域責無旁貸,但要借鑒市場資源配置經驗,在私人領域要會急流勇退,讓市場發揮決定作用。
四大路徑
《決策》:實施城市功能品質活力提升行動,安徽各城市在路徑選擇上有哪些重點需要把握?
倪鵬飛:一要走品質帶動之路,遵循城市發展的新邏輯。安徽各城市應因地制宜地在不同發展層級和水平上實施提升生活品質,吸引高端產業,改善城市環境,實現循環發展。維也納之前是一個文化城市,但是它通過提升城市的音樂文化品質,吸引了大量音樂人才和喜愛音樂的高端科技人才,進而發展科技產業,最終成為歐洲重要的科技創新產業中心城市。
二是走制造帶動之路,彌補過去城市發展不足。基于當前的科技革命,安徽各城市應在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新材料、新能源和節能環保、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強化項目建設和產業集群兩個抓手,穩扎穩打,不斷積累。這方面可以借鑒慕尼黑等南德地區城市的發展經驗。
三是走文旅帶動之路,發揮文化旅游綜合作用。未來每個城市都可能成為旅游城市,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的個性。因此,從多用思維的角度,安徽各城市一定要緊緊抓住文旅這個綜合領域,領先推進,帶動城市全面均衡發展和功能、品質、活力提升。
四是走外聯帶動之路,釋放交互帶來規模經濟。安徽城市要積極主動地與外部企業競合,與外部居民競合,與縱橫政府競合。橫向關鍵是建立多贏的機制,縱向上與政府之間進行競合,關鍵是向上積極爭取資源。過去30年的全球化事實證明,相對而言,后發國家和地區通過積極主動參與競合,在共贏之中贏得更多。因此,安徽城市要向先發城市尤其是長三角城市學習經驗做法,促進功能品質活力提升。
六項舉措
《決策》:實施好安徽城市功能品質活力提升行動,如同解多元多次方程,您認為要抓好哪些重點舉措?
倪鵬飛:安徽要通過對標對表、提升形象、構建網絡、改善環境,吸引高端和適宜的資產,實現政府與省域內外的企業攜手競合,實現主體潛力充分綻放。
一是吸引和培育創業創新人才。安徽各城市要在破除戶籍藩籬,積極打開城門,讓人口自由流入等方面下功夫,注重吸引具有多重關聯效應的人才,尤其要利用自身比較優勢,積極吸引企業家、科學家和科學企業家,進而吸引企業、吸引平臺。很多年前,北京就提出企業家招商,通過吸引企業負責人和高管,實現了引智帶動引資。
二是吸引和培育優質市場主體。外地引進和本地孵化兩者相輔相成互相促進。這主要包括:吸引企業,培育企業;吸引機構,培育機構。多年前,我在江蘇調研時發現,科技資源主要集中在省會及以上城市,蘇南的一些城市相對貧乏,他們創造了一個方法,就是在直轄市和省會城市的高校里設立科技成果辦事處,這樣與科技資源的距離就比省會城市更近了,因此,引流和導入了許多直轄市和省會城市的科技資源要素,化劣勢為優勢。
三是構建城市發展的平臺網絡。吸引高端要素和市場主體需要建立和創造高端平臺,即所謂“筑巢引鳳”,從目前看,筑巢引鳳有許多發展模式,總體上是虛實兩種。虛的投入少見效快,實的投入多可持續。安徽各城市應基于自身條件和可能,虛實結合,量力而行,動態變化。在這方面,深圳是最成功的,前期在發展過程中,以虛引為主,目前以實引為主,做法十分值得借鑒。
四是營造干事創業的氣候環境。建立具有競爭力的政務工作環境,通過激勵、約束、容錯等機制健全和完善,塑造優秀公務員隊伍,用良好的政務環境帶動提升生活環境、營商環境和創新環境。目前一些發達地區的經驗仍然是安徽城市學習對標對表的樣板。
五是講好安徽城市發展的故事。在務實做好城市功能品質活力的硬件要素環境的基礎上,要高度重視“營銷安徽城市品牌,傳播安徽城市故事”。當前情況下,要利用好互聯網,研究網絡時代城市形象傳播的規律,集聚和培育城市傳播的人才等關鍵要素資源,提升城市的影響力。之前的成都、長沙、淄博、哈爾濱等城市通過網絡營銷,樹立了很好的城市形象,形成了提升城市功能品質活力的重要力量。
六是利用好參與好實施好評比。科學的城市評價是個標尺,是推進城市發展的重要工具。比如,為爭創全國文明城市,各城市下大力氣進行提升和改進,使得幾乎所有的中國城市在功能和品質上實現了質的飛躍。為此,安徽應在省域及城市的各個層面用好城市評比的工具,積極參加全國的評比、實施專門的評比,不斷改進評比的工作內容和方法。既評價結果,也要評價過程;既評價水平,更要評價增長;既要被動參與一般評比,更要主動進行對標和對表、學習和模仿的評比。
《決策》:實施好城市功能品質活力提升行動,必須把功能、品質、活力三者的重點目標統籌起來,才能實現城市的高質量發展,對此,您有何觀察?
倪鵬飛:基于趨勢、需求和問題的導向,在已形成城市群、都市圈、大中小城市的多形態嵌套的安徽城市體系背景下,要實現規模平穩增長、結構持續升級和質量穩步提升,城市功能、品質和活力提升的水平和重點目標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來把握。
第一,城市功能目標是輻射全部的腹地和影響更遠的空間。基于不同層級,省域中心城市輸出功能要實現多樣化和高級化,區域中心城市輸出功能要達到歸核化和差異化,市域中心城市輸出功能要達到專業化和差異化,縣區中心城市輸出功能要達到專一化。
第二,城市品質目標是提升市民素質和提升生活質量。要實現人均預期壽命、成人識字率、人均可支配收入、市民幸福感“四高”,文化、環境、醫療、教育、安全、居住、娛樂、就業等“八好”。
第三,城市活力目標是加快產業擴張和提速企業繁殖。輸出產業專業強大,當地產業多樣完善;實現大中企業頂天立地,小微企業鋪天蓋地。
總之,我建議安徽實施城市功能品質活力提升行動,可以考慮運用“5463”戰略思維,也就是樹立平衡、多用、交互、知識和股權等五個思維,沿著品質、產業、文旅、外向等帶動四大路徑,通過營造政務環境,優化城市的營商和生活環境,引培人才機構和市場主體等6項舉措,實現功能、品質和活力三個目標提升,因城施策,穩步提升城市的功能品質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