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市賣菱藕,春船載綺羅”“夜市橋邊火,春風寺外船”“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夜經濟作為一種歷史悠久的消費業態,已成為各地拓展消費市場、推動消費升級的重要舉措之一。
2024年1月,文旅部公布第三批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名單,江蘇新增4家,總數達到16家,數量居全國第一。春節期間,江蘇納入監測的45家省級以上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夜間共接待游客822萬人次,游客消費達38.17億元,日均同比2023年春節假期分別增長118.5%和113%。
江蘇如何點亮新“夜”態?
用好文旅政策“工具箱”
文旅消費動能強勁,離不開“政策之手”助推。早在2020年,江蘇就出臺了全國首個關于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的指導性文件。
2022年12月,商務部、文化和旅游部、國家文物局聯合印發通知強調,支持老字號企業采取合作、授權等方式,吸引社會力量參與老字號文化創意產品研發、生產和經營。2023年,江蘇迅速響應,省商務廳圍繞老字號營造新環境、助力新消費、激發新動能、鼓勵新文創、開拓新領域,確定了促進老字號發展的“五新行動”。同年,江蘇省文旅廳聯合省財政廳共同印發《關于促進全省文旅市場加快全面復蘇的具體政策舉措》,進一步強化政策支持,豐富優質產品供給,加大消費引導促進力度,持續用力推動文旅市場加快全面復蘇。
江蘇省文旅廳還出臺促進文旅市場加快全面復蘇的“江蘇文旅十五條”,下達9000萬元文旅產業發展專項資金,支持130個文旅項目開發建設;落實《關于釋放旅游消費潛力推動旅游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行動方案,舉辦貫穿全年的“水韻江蘇·有你會更美”文旅消費推廣季,組織256個重點文旅項目集中簽約,聯合推出“鄉旅E貸”“蘇旅貸”專項金融產品,遴選發布“長江百景”和20條長江文化旅游精品線路、20條非遺主題旅游線路,培育文旅消費新業態新模式,推進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建設,拓展數字人民幣、數字旅游卡等新型消費場景,有力促進文旅消費持續旺盛。
做好文旅融合“大文章”
在文旅融合的時代大勢下,地方文化資源稟賦與沉浸式夜游正不斷融合。江蘇創新思路,結合地方環境、文化特色,開發了一批別出心裁的夜游項目。
除南京的秦淮河夜游,蘇州拙政園的“拙政問雅”夜間游園項目,通過聲、光、電等多媒體技術,結合園林景觀進行再次藝術創作。游客們帶上無線耳機,跟隨導游在搖曳燈火中來一場“穿越”之旅,走過拙政園幾百年歷史文脈,欣賞一幅立體江南山水畫卷。
揚州何園以“寄嘯風華”夜游為主題開發“夕照江山、漫花水夜、流光歲影、月照西樓、玉華文繡、片石夜畫”等六個IP主題夜游夜景區。漫步何園之夜,給人強烈沉浸感的不僅是代表著人文風華的“只此青綠”光影,更有詩與畫、水與山、藝與亭、人與景、景與樂等獨具特色夜游意境。湖畔石旁、樓上樓下,處處體現著“倚南窗以寄傲”“登東皋以舒嘯”的百年風華之貌。
民以食為天,挖掘夜間消費少不了“吃”,江蘇將豐富的旅游資源和深厚的人文底蘊巧妙融入飲食文化中,為夜間經濟的發展增添了獨特魅力。
“淮揚小吃美食節”以非遺為主線打造了一場好吃、好看、好玩的千年古城非遺夜市。大煮干絲、揚州炒飯、獅子頭等淮揚名菜的歷史淵源和制作流程以揚評、揚劇等形式呈現在觀眾面前,為夜市增添非遺傳承和宣傳功能。市民可以在萬福煙火夜市聽揚州評話、看揚州戲劇、品淮揚美食,近距離感受揚州的物產人文和煙火氣。在夜市的“廚神爭霸”活動上,主辦方開展淮揚菜現場教學,讓游客邊逛邊玩邊學,體驗感十足。
盱眙以龍蝦為引領,在“小龍蝦”上做出了大文章,用龍蝦串聯“山、水、文”元素,不斷推陳出新,將龍蝦與農業、工業、旅游、節慶等產業融合。2023年,在“蝦都之夜”消費季上,味美鮮香的盱眙龍蝦伴著精彩紛呈的特色文化展演,讓游客享受到了味覺和視覺雙重饕餮盛宴,提高了文旅消費新體驗。
連云港的海州區商業街區與周邊新浦公園、隴海步行街、濱河廣場形成發展合力,將夜經濟變成“熱”經濟,開創“夜市、夜游、夜食、夜show”夜間文旅消費新藍海,并常態化舉辦美食節、啤酒文化節、美食嘉年華等各類促消費活動,重塑千年鹽河古韻今風,多角度展示和挖掘鹽河巷文化內涵和經濟效益。
推動文旅改革“放管服”
文旅消費增長離不開營商環境加持。2023年,江蘇省以文旅市場需求為導向,聚焦市場主體辦事創業的難點痛點堵點,推動全省文化和旅游領域“放管服”改革,持續優化營商環境。
首先,改革審批服務是優化市場環境的關鍵。江蘇通過全面落實行政許可清單制度,構建省、市、縣三級行政許可清單體系;深化電子證照推廣應用,制定文旅市場電子證照應用相關方案;做好出入境旅游團隊管理,主動與外交部領事司聯系;做好USEKey申領、變更簽字人,完成邀請函系統備案工作;擴大政務服務有效供給,豐富“蘇服辦”移動端文旅板塊建設;推動營業性演出市場信息查詢事項接入“蘇服辦”等措施簡政放權,促進審批服務規范化便利化。
其次,良好的營商環境離不開監管把關。江蘇積極創新監管手段,促進市場公平有序發展;推行有溫度的治理,對夜市運營實施包容審慎監管,出臺對文化市場輕微違法行為免罰、一般違法行為從輕減輕處罰清單(2023年版),涉及免罰事項22項、減輕處罰事項2項、從輕處罰事項7項。
最后,企業是經營主體。江蘇落實落細文旅行業惠企政策,利用“蘇企通”服務平臺建立文旅惠企政策直達服務機制,優化涉企服務;通過加大財稅金融對文旅產業項目支持力度,擴大戰略合作金融機構朋友圈;支持旅游企業拓展經營范圍,享受暫退或暫緩交納保證金政策等手段持續惠企,助力文旅市場率先整體好轉。
吹響文旅宣傳“集結號”
在信息爆炸時代,自媒體平臺如微博、微信、抖音等為景區傳播提供了強大支持。通常網絡上不經意的一句措辭,就能抵過千言萬語。
蘇州景區“你一句春不晚,我就到了真江南”,時尚、簡潔且富有魅力的話語,感染了不知多少游客動身來到江南;“總要來一次南京吧”勾起萬千游客的打卡欲;因一句“煙花三月下揚州”聞名于國人心中,這里的人流有多少呢?網友打趣:瘦西湖除了湖里沒人,其他地方全是人……江蘇把網絡“刷屏種草”的“流量”轉化為“用腳打卡”的“留量”。
2020年以來,江蘇文旅自媒體聯盟通過搭建平臺,形成自媒體矩陣集群。
為進一步推進夜經濟發展,刺激文旅市場復蘇,擴大“水韻江蘇”文化旅游品牌傳播力,自媒體聯盟通過微信公眾號、微博、抖音、B站等自媒體平臺,走進江蘇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參加夜間經濟和文化旅游演藝等活動,探索夜間文旅消費新生態,切實感受江蘇夜經濟“月光下的精彩”。
2023年,江蘇文旅自媒體聯盟在南京浦口、鎮江句容、鹽城斗龍港、連云港花果山等地舉辦了十余場線下主題活動,相關活動11次登上抖音同城熱搜,全網播放量超1540萬,全網傳播量超億次,促進了江蘇夜間文旅的發展。
此外,江蘇省文化和旅游廳主動作為,在規范自媒體市場行為同時,推動全省文化和旅游系統自媒體矩陣建設:在產品方面,堅守媒體正道,積極融入主流輿論格局塑造,創新推出更多接地氣、有生機的“現象級”傳播產品;在內容方面,堅持“內容為王”,積極融入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建設,加強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挖掘和闡釋,特別是吸引年輕人深度感知輝煌燦爛的中華文明;在資源整合方面,加強協同聯動、相互借勢,依托自媒體聯盟傳播矩陣,將夜間文旅宣傳推介和品牌打造積極融入“水韻江蘇”品牌推廣體系。
(作者單位 :南京大學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