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政策有補助、道路也便利,我們家的竹園也能實打實地掙錢創收了!”大化坪鎮西河村村民楊道煒談到自家的竹園,開心地合不攏嘴。
西河村位于大化坪鎮西北部,距縣城56公里,距鎮政府所在地13公里,全村總面積9平方公里,竹園面積達到7平方公里。“靠山吃山”“靠竹吃竹”,毛竹一直以來都是西河村的主要經濟作物,但是由于該村地處山區,山陡路窄,考慮到毛竹采伐運輸成本,村民們只能望竹興嘆。
今年以來,為有效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牢牢牽住“產業興旺”牛鼻子,在大化坪鎮黨委政府的有力支持下,西河村竹產業發展開始蒸蒸日上。
興修林間道路,打通致富之路。竹林面積大,離主干道又遠,需要耗費大量人工才能將毛竹搬到車上,“砍竹容易搬竹難”始終困擾著當地村民。為解決這一問題,今年初,西河村兩委主動與當地黨委政府對接,鎮主要領導高度重視、親自謀劃,從林業部門爭取項目,新修林間道路7條,總長度9公里,惠及4個村民組,100余戶群眾。“這路修得好啊,運輸車輛可以直接開到竹林里,大大節省了時間和人力,一天可以多砍不少竹子,估計今年的收入可以增加8000元左右,再也不用愁竹子賣不出去了。”脫貧戶楊道煒笑著說。
增設毛竹堆放點,護航安全生產。一直以來村民們習慣將毛竹堆放在路邊,不僅占道影響村莊整潔美觀,更嚴重影響交通安全。為改變這一現狀,該村認真調研,在鎮主要領導指導下,選擇在該村西河組、黑桃嶺組分別增設了三個毛竹堆放點,專門用于毛竹堆放,毛竹堆放點比鄰道路,平坦開闊,不僅方便裝運,還能有效解除安全隱患,確保來往車輛行人的生命財產安全。
推進“兩強一增”,實現共同增收。為了提高伐竹效率,該村成立了霍山縣上西河生態農業有限公司,承包外出務工群眾的竹林,并成立一支機械采伐小隊,全程機械化砍伐,既盤活了閑置竹資源,又有效幫助了村民就業增收。該村的“毛竹小分隊”由5名村民組成,脫貧戶黎少義便是“毛竹小分隊”的隊長:“機械化砍伐,大大提高了效率,我們每人每天至少可以砍200根毛竹,經過這一季的砍伐,我們小分隊的成員今年大概每人可以增收15000元。”
西河村與時俱進,積極實施“兩強一增”,以人民為中心,因地制宜,立足“竹”資源、做活“竹”文章,讓村民們的腰包鼓起來、腰板挺起來的同時,今年村級集體經濟預計也能突破20萬元大關。(大化坪
劉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