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安徽省鳳陽縣以藍莓產業基地建設為載體,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生產體系、經營體系,產業體系,形成“合作社+公司+農戶”經營發展模式,推動鄉村農旅產業振興。
加強科技賦能,規范生產體系。優種苗,引進先進生物技術應用于藍莓育苗、種植、加工等多個環節,建立優質種苗規范化生產體系。強指導,與中國科技大學、南京農業大學等科研院校開展“產學研”合作,邀請專家、教授現場開展技術培訓指導,組織技術培訓100多場,培訓人數達3600多人次。延產業,形成專利、外形設計、企業生產標準等8種技術成果,開發藍莓干、藍莓汁、藍莓酒等7種藍莓深加工產品,提高產品附加值。
優化經營模式,激活鄉村旅游。該縣推行“合作社+公司+農戶”的經營模式,通過“強弱結合、合作互補、多方共贏”的利益聯結分配機制,打造集藍莓育苗、種植、銷售、觀光于一體的生態農業種植園,實現農村集體經濟、企業、群眾三方共贏。目前該縣已發展藍莓種植4000多畝,藍莓種植企業15家,年均帶動旅游1.5萬人次,下一步將持續擴大規模,力爭5年內發展10000畝,建設成為全省最大的藍莓設施栽培基地,
打造特色品牌,助推產業發展。結合“一村一品”創建,引入現代農業概念和思維方式,全力培育自主“綠色食品品牌”,不斷提高市場競爭力。鳳陽富禾、健民、金鑫等3家企業藍莓漿果產品已通過農業農村部綠色食品認證,培育了“藍貝瑞”“馬皇后”“小崗魂”等特色品牌12個,獲得省著名商標1個。截至今年7月,該縣藍莓產業實現產值約4700萬元,帶動就業800余人。(朱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