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智庫 > 市縣動態

淮南高新區:立足新形勢 把握新機遇 園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時間:2021-03-05

淮南高新區籌建于2010年5月,2015年12月與山南新區整合,2018年2月獲批國家級高新區,成為安徽省第六個國家級高新區。淮南高新區按照建設行政、文化、科研、教育中心和高新技術產業基地的功能定位,園區構建了“以大數據產業為特色,以新能源、生命健康、先進裝備制造為主導,以現代服務業為支撐”的“131”產業體系,先后獲批安徽省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安徽省小微企業創業基地、省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發展基地、服務外包示范基地等。

近年來,淮南高新區搶抓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長三角省際合作示范園區建設、皖北產業轉移集聚區建設及淮南市“主攻山南”部署等市內外政策機遇,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大力提升園區設施配套、完善平臺載體、創優涉企服務,全力構筑惠企政策“洼地”,園區實現人員集聚、產業集聚,高質量發展。

2020年,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百年不遇的大汛情,實現財政收入增長11.8%,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2%,固定資產投資增長7%,限額以上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5%,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長25%,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增長18%,凈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個數增長80%,進出口總額增長150%。

一、優規劃、強布局,筑牢高質量發展“硬基礎”

高起點規劃

按照高起點、高標準的原則,淮南高新區籌建初期,聘請國內優秀規劃設計團隊,參照蘇州新加坡工業園等先進地區標準,先后完成高新區總體規劃、高新區Ⅰ區、Ⅱ區、Ⅲ區控制性詳細規劃、電力配網規劃和擴區發展規劃編制工作,委托上海社科院編制高新區產業發展規劃等。同時,結合發展需求,適時對規劃進行調整。

高標準建設

淮南高新區堅持“經濟發展,交通先行”原則,從織密路網著手,拉動山南區域加速發展。2008年,淮河大道控制性工程洞山隧道建成通車,合淮阜高速建成通車并在山南設淮南出入口;2012年,淮南東西部第二通道全線貫通;2015年,商杭高鐵開工建設并在山南設淮南南站等。目前,淮南高新區已建成連接老城區的洞山隧道和“五橫十縱”的主干路網體系,合淮阜、濟祁等4條高速公路環繞園區,京福、京港2條高速鐵路橫穿園區,高速淮南出口、高鐵淮南南站位于園區、零距離接駁,與合肥新橋國際機場50分鐘車程,擁有30分鐘至合肥,1小時30分鐘至南京、武漢,3小時通達長三角都市圈各中心城市。

圍繞城市中心區、科教園區、工業區和居住區4類主要功能區,著力將高新區打造成為宜居、宜業、宜學、宜游的魅力新城區。2012年,市政務中心遷入高新區,標志著市行政中心由山北向山南轉移。同年,淮南二中山南校區建成投用,2016年,安徽理工大學遷入山南,優質教育資源不斷匯聚。2015年,淮南劇院竣工投用,2017年,中央公園交付使用,居民文化休閑娛樂設施逐步完善。目前,建成區面積已達13平方公里,區內擁有各類現代化小區40個;擁有高校1所、高中1所、職高2所、九年義務教育學校近20所,建成舜耕山國家森林公園、中央公園、周集壩公園等大型公園3個。

全力打造專業化的“區中園”,中國移動(安徽)數據中心項目一期、江淮云產業平臺、智慧谷科技研發孵化平臺、大數據展示中心、淮南互聯網經濟產業園一期、高新產業園一期、雙創中心一期等平臺建成投用。高新產業園二期、雙創中心二期等平臺正在建設,其中在建的智慧顯示產業園面積達47萬平方米。

高密度集聚人力資源

安徽省單體規模最大的一本院校——安徽理工大學整建制搬遷至園區,學生規模達到3.5萬人,可為企業輸出中高級管理、技術人才。淮南工業學校、淮南職教中心等一批中職院校入駐園區,每年可為企業提供或定向委培技術工人超過3000人。園區總人口已突破20萬,其中搬遷安置居民4萬人,普通工人資源充足。

二、抓招商、蓄動能,引入高質量發展“新活水”

打造惠企政策“洼地”

淮南高新區始終堅持以客商為中心的理念,出臺《促進制造業發展若干政策》《促進大數據產業發展專項政策(試行)》《深化產業培育實現高質量發展暫行辦法》《人才引進培育扶持暫行辦法》等政策,對園區落戶企業,給予最高20%的固定資產投資獎勵、廠房裝修400元/㎡的裝修補貼、3年的房租補貼以及一定數額的落地獎勵。對在園區經營的企業,給予總計最高600萬元的貸款貼息,3年物流運輸費10%的物流補貼,用工補貼。對在園區掛牌上市的企業,給予最高600萬元上市獎勵。對推介企業入園的在園企業,給予最高150萬元獎勵,全力以赴推動企業發展壯大。

打造連企機制“平地”

建立全方位直通企業的招商引資工作機制,與東方龍公司簽訂合作協議,實行委托代理招商;搶抓“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機遇,及時主動赴北京、上海、深圳、合肥等地專題考察對接項目;探索“不見面招商”新形式;建立駐點招商機制,收集、梳理、跟蹤企業信息。投資5億元的深圳灰熊智能顯示終端項目從考察、洽談到簽約落地僅用時12天,刷新“淮南速度”。

打造涉企服務“高地”

實行“全程代辦”等涉企服務。深入實施“四送一服”“互聯網+政務服務”工程,出臺《開展營商環境優化年活動實施方案》,建立《入駐企業問題清單》《走訪企業統計表》《企業名錄》三本臺賬,實時掌握企業動態,精準服務企業發展。2020年,引進市外項目資金額110億元,其中億元以上省外項目資金額超過50億元。

三、推項目、增后勁,強化高質量發展“主支撐”

用心謀項目

全力克服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2020年累計謀劃各類項目194個,總投資927億元。2020年,開工億元項目51個,總投資約253億元。

用情爭項目

深入研究中央、省市政策、項目、資金支持方向,力爭將一批重大產業、重大民生等項目列入中央、省市重點項目、資金支持計劃。同時,加強與省市相關部門交流對接,爭取獲得更多項目支持。

用力推項目

建立健全重點項目和產業項目調度推進機制,成立重點項目建設和產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定期審議全區重大工程和重點項目建設工作開展情況;建立項目推進現場調度會議制度,及時協調解決項目建設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難題。2020年,竣工億元項目31個,總投資約125億元。

四、育產業、激活力,提升高質量發展“硬指標”

發展大數據產業

2020年,大數據基地產值突破70億元,形成以中國移動長三角(淮南)數據中心、中國資源衛星應用中心、云谷大數據、科拉大數據等為主的數據存儲產業中心,以安徽大數據交易中心、大數據應用和服務中心等為主的數據應用服務產業中心,以璞華大數據、圖聯、中意征信等數據采集與加工產業中心,以中意之旅、達實智能等數據應用產業中心,以中國電科八所、灰熊視創等為代表的數據基礎類產業中心。

華東最大的中國移動數據中心一期建成投用,累計引入客戶2900余家(含云平臺客戶);總投資16億元的云谷大數據產業園項目開工建設;安徽省唯一的大數據數據交易中心即將投入運營。

安徽藍訊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著力推進5G通信技術研究,有效滿足5G基站系統的多功能、高集成、小型化的需求。

安徽華印機電股份有限公司致力于衛星測控、衛星遙感、衛星大數據應用等領域,年產值增速30%以上。

璞華大數據公司以大數據融合產業發展的創新模式,深入行業整合數據資源、數據技術、行業知識三個關鍵領域構建完整解決方案,評選為“安徽最具創新潛力企業”等。

發展智能終端顯示產業

淮南高新區園區地處智慧顯示產業配套半徑150公里范圍的中心,周邊合肥、蚌埠、滁州已聚集液晶玻璃基板、液晶玻璃面板、觸摸方案廠家、主板方案、背光模組、光學膜片、蓋板玻璃、整機等廠商28家。

該區立足區位優勢和園區優勢,致力打造華東地區最大的智能顯示產業基地。淮南高新區在用好已有產業平臺的同時,在建智慧顯示產業園面積達47萬平方米,具備掛牌條件的工業、科研用地1500畝。

推動成立深圳市商用顯示系統產業促進會淮南分會,推動智慧商顯企業在淮集聚、在淮發展。深圳貝可智能顯示終端、深圳灰熊智能終端等重點項目建成投產,深圳中銀、深圳極而峰、惠州煜耀、麗爾科實業、鑫博電子、冠威塑膠等企業簽約入駐。

發展裝備智造產業

萬泰電子工業園項目一期建成投產,中國電科八所山南所區建成投用,中車瑞達淮南電機研發和生產基地項目開工建設。

發展新能源產業

重點發展煤炭清潔利用、聚變新能源兩大領域,積極布局新能源電池行業。中科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淮南新能源研究中心、優科新能源一期項目建成投用,安德豐鋰離子電池生產項目加速推進。

發展生命健康產業

布局生命健康產業,以化學制劑、合成原料藥等生物制藥為基礎,積極拓展醫療器械、居家療養等領域。

發展現代服務業

煤炭開采國家工程技術研究院、國家煤化工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等集聚園區,入駐安徽專利信息服務(淮南)中心、中意征信等一批骨干企業單位,萬茂中心、嘉華國際等高端商務樓宇加快建設,著力引進集聚一批科技、金融、信息、咨詢等領域商務服務企業。

五、抓創新、促發展,釋放高質量發展“新活力”

創新平臺不斷集聚

圍繞煤炭領域布局國家重點實驗室2家、國家級博后工作站2家,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國家工程實驗室、聯合工程研究中心、國家級檢測機構各1家。圍繞新能源領域布局國家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家。圍繞大數據領域布局國家工程實驗室1家。圍繞新能源、大氣科學等領域,搭建中國科學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淮南新能源研究中心、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淮南大氣科學研究院等省級研發平臺。

孵化平臺不斷升級

建成省級科技企業孵化器1家、省級眾創空間6家,秉承源頭供給、內生培育理念,構建“眾創空間-孵化器-產業園”的孵化鏈條。

轉化平臺不斷壯大

高新產業園一期、科技孵化器一期、“雙創”中心一期、江淮云、中國移動數據中心等平臺建成投用,科技信息產業園、雙創綜合服務中心二三期、云谷大數據產業園等平臺在建。謀劃建設安徽理工大學大學科技園。

六、抓機遇、謀長遠,打造高質量發展“動力包”

淮南高新區立足新形勢,高質量編制“十四五”規劃。

明確發展目標

以建成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特色數創新城為總體目標,力爭到2025年,實現GDP總量翻番,高新區排名年進三至五位。

國家層面,按照國家高新區建設創新驅動發展示范區、高質量發展先行區的戰略要求,全力爭先進位謀新篇,力爭實現年進3-5位。

區域層面,落實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合肥都市圈發展戰略布局,打造皖北承接產業轉移集聚區樣板,建設區域協同開放發展新窗口。

在市級層面,打造全市新動能發展的示范引領,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助力淮南市創建國家創新型城市和國家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示范區。

找準發展路徑

實施“1214”產業高質量發展工程,做大做強大數據特色主導產業,搶抓機遇重點培育兩大新興產業,提升發展現代服務業,強化產業鏈延鏈、補鏈,創新產業招商方式,挖掘大數據應用場景,構建高效的產業促進機制。

實施“2343”雙創活力倍增工程,打造百萬平米雙創載體,建設一批面向市場的新型研發機構,強化以企業為主體的創新能力,實施“才聚高新”重點計劃,構建覆蓋企業全周期的金融鏈,搭建科技服務大廈。

實施協同融“合”開放鏈接工程,進一步落實《合淮產業走廊》規劃,與合肥園區開展深度合作,推動醫療、教育等領域同城化發展,高端鏈接北京、上海產業和創新資源,積極承接蘇浙粵產業轉移。

實施產城融合品質躍升工程,打造“一帶一核三區五園”空間格局,探索引入產業地產,大力布局新型基礎設施,推進數字化園區建設。

實施深化改革治理提升工程,深化高新區管理體制改革,強化干部隊伍建設,推進高投集團、建設公司市場化運營,探索多元共治新模式,建立完善新經濟政策體系,開展營商環境提升行動。

回望過去,淮南高新區經濟社會經歷了滄桑巨變,取得了巨大成就。展望未來,淮南高新區發展勢頭強勁、潛力無限!(作者:劉卯卯)

571
最新期刊
X
X
主站蜘蛛池模板: 18精品久久久无码午夜福利| 三大高傲校花被调教成好文 | 91精品国产高清91久久久久久| 快猫官方网站是多少| 久久亚洲sm情趣捆绑调教| 曰批视频免费40分钟试看天天|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成人片国内| 激情亚洲综合网| 人成精品视频三区二区一区| 穿长筒袜的有夫之妇hd中文| 啊快点再快点好深视频免费| 色综合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公开免费人成视频| 国产高清小视频| 国产白袜脚足j棉袜在线观看 | 一本大道无码日韩精品影视_| 我要看a级毛片| 久久99爱re热视| 日本成aⅴ人片日本伦| 久久精品国产福利电影网| 欧洲一级毛片免费| 亚洲区在线播放| 欧美国产成人在线| 亚洲国产精品人久久| 欧美日韩国产网站|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欧美黑人性暴力猛交喷水| 亚洲美女人黄网成人女| 狠狠人妻久久久久久综合蜜桃|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vapp下载| 疯狂做受XXXX国产| 免费一级毛片一级毛片aa| 男生的肌肌插入女生的肌肌| 催眠医生动漫在线观看| 男女下面一进一出视频在线观看| 免费国产成人高清在线观看麻豆| 真实国产乱子伦沙发睡午觉| 免费a级黄色毛片| 电影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色大成网站www永久男同| 特黄大片又粗又大又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