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由中共馬鞍山市委宣傳部主辦,鳳凰網安徽承辦的一馬當先新氣象
全面發展奔小康——鳳觀馬鞍山網絡主題宣傳活動正式落下帷幕。為期兩天的行程中,20多家媒體單位的編輯記者先后走進馬鞍山市鄭蒲港新區、和縣、含山縣,聚焦脫貧攻堅一線,進行深度采訪報道。
大棚里長出脫貧“仙草” 瓜架上結滿致富“金瓜”
12月4日上午,媒體團一行首先來到了安徽同創現代農業投資發展有限公司進行參觀了解。
作為一家專注于石斛產業鏈的研發、種植及深加工的現代化農業公司,安徽同創現代農業投資發展有限公司投資1.2億元大力發展鐵皮石斛項目,創立鐵皮石斛知名品牌“糯寸金”。
通過發展石斛,該公司2017年實現為1134戶貧困戶分紅198.45萬元。
2018年,鄭蒲港新區1673戶貧困戶扶貧小額貸款8365萬元入股同創公司,分紅近400萬元,使貧困戶和新區群眾真正得到產業扶貧帶來的收益。
同樣為脫貧攻堅和全面小康帶來切實作用的還有紅旗村的瓜蔞子。
紅旗村于2014年被列為貧困村,在政府的扶持下,該村成立馬鞍山市紅利食品有限公司,通過深加工瓜蔞籽,形成產業鏈,創立品牌。在對土地進行流轉建設瓜蔞產業示范基地的同時,讓貧困戶和一般農戶在示范基地參與田間管理,獲得務工收入,僅用兩年時間就成功實現了從貧困村中出列。
電商扶貧創新路 文化扶貧樹新風
新建村是2018年省級中心村,東接烏江,西連西埠,滁馬高速公路橫越村南,交通十分便捷。如此優越的地理位置也給該村帶來了諸多利好。
通過發展特色溫泉、桃花觀光和草莓采摘,新建村每年都會吸引大量南京、蕪湖、馬鞍山等地游客前來觀光,并借此機會售賣本地特色產品,不僅提高了新建村農產品的知名度,也為貧困戶增加了收入。在此基礎上,新建村又發展了電商扶貧,借力電子商務平臺,實施“金平臺”扶貧工程。
不僅如此,為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新建村還實施了“組戶通”硬化路工程建設,現在,一條3米多寬的水泥路已經通到了新建村每家每戶的門口,村內循環更加暢通,群眾生活也更為便捷。
在距離新建村不遠的綽廟社區,一股新時代文明之風已吹向社區的每個角落。綽廟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廣場上,老人們坐在長廊里聊天,孩童在一旁追逐玩耍,少年奮力一躍投出手中的籃球,一曲“樹上的鳥兒成雙對”從文化活動室里緩緩流出……。
綽廟社區一直側重于文化扶貧方面的工作,近幾年來,社區先后建立起新時代文明實踐廣場、北姜休閑健身廣場、文化長亭、先鋒長廊和文化大舞臺等,并積極推動鄉村文藝隊伍建設,組建了社區老年民樂隊、舞獅隊、中青年舞蹈隊,成功舉辦了兩屆鄉村春晚和兩屆農民文化節。
小河種出“金穗穗” 白馬唱響《奔小康》 大宣年年“換新貌”
聯邦農業是一家專門從事品牌大米生產、加工與銷售的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這里的水稻采取的是“稻蝦”、“稻魚”、“稻鱉”共養的種植模式,既能增收,又能減少農藥的使用,生產出的大米也更加綠色健康。其創建的“小河村”牌大米已經通過了農業部有機和綠色食品認證,并獲得了市知名商標和名牌產品稱號,大米深加工產品——鍋巴和米酒也暢銷長三角地區。
該公司在發展品牌大米的同時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助力脫貧攻堅,通過帶動貧困戶發展稻蝦共養項目,吸納貧困戶就業,土地流轉等方式幫扶貧困戶305戶,每年為貧困戶增收達96.9萬元。此外,該公司還在仙蹤、林頭、找關、清溪等5個鎮9個貧困村開展品牌糧食訂單扶貧項目,每百斤糧食加價5-10元,每畝增收100元左右,為廣大農民共增收274萬元。
在白馬村,“農村別墅”很常見,年輕人卻并不常見。村子里大部分都是鰥寡孤獨、因病因殘致貧的老人和一些留守兒童,考慮到這一實際情況,白馬村黨總支第一書記、駐村扶貧工作隊隊長一開始就把扶貧的重心放在文化扶貧上。
“我們村沒有那么多勞動力來發展產業,這些人更多的是需要精神上的撫慰。加上白馬村的民間藝術有很早的一段歷史,所以我們通過深入摸排并走訪村內文化愛好者,挖掘到許多本土文化人才,打造了腰鼓隊、白馬農民小樂隊這些文化活動隊伍”,祝賀說。
據祝賀介紹,駐村工作隊來到白馬村后,配合村兩委把村部大小會議室作為村文化活動中心,并通過社會捐贈和政府幫扶,解決了設備方面的問題。如今每周二、周四,白馬村都會自發舉辦表演,有時還會和鄰村聯合舉辦活動。白馬村的村民們切實感受到了文化扶貧帶來的改變。
而在大宣村,離開家鄉去外地打工的年輕人開始有了回家的打算。
大宣村原有建檔立卡貧困戶79戶171人,曾經是馬鞍山28個貧困村的“困中之困”。為改變該村貧困落后的真實面貌,扶貧工作隊謀劃實施了稻漁綜合混養項目、湖羊養殖項目,引導種養殖大戶、貧困戶積極參與,穩定增收。
解決了物質貧困問題的同時,大宣村還積極謀劃改善村民們的精神面貌,原來的村小被改造成了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投入5.1萬元建成的鄉村大舞臺已組織開展6次文化演出;新建的近170平米的大宣報告廳正在籌劃上演“喜迎建黨百年華誕
共創大宣美好未來”首屆大宣村晚……
如今的大宣村正在努力譜寫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銜接的新文章,開創新時代大宣美麗鄉村建設的新局面,奮力“抄近道、努力“三級跳”,實現大宣年年“換新貌”!
鄭蒲港新區、和縣和含山縣都只是馬鞍山市脫貧攻堅和全面小康版圖中一部分。據悉,截止目前,馬鞍山市28個貧困村已全部出列,14376戶30191人實現穩定脫貧,區域性絕對貧困問題基本解決,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勝利。
為全面鞏固脫貧成果,馬鞍山市還印發了《關于防范返貧致貧確保穩定脫貧的實施意見》,把鞏固脫貧成果作為當前重要任務,制定邊緣戶救助幫扶政策,安排幫扶聯系人,落實“一戶一方案,一人一措施”,全面消除邊緣戶、脫貧監測戶的致貧返貧風險。(紀海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