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前教育是終身學習的開端,是國民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辦好學前教育、實現幼有所育,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近期,我們組織力量,對全縣學前教育情況進行了調查,現將調查情況報告如下。
一、發展成效
2014年以來,縣委縣政府連續制定二期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統籌謀劃、全面推進學前教育改革發展,先后榮獲“全市實施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綜合獎”和“全省學前教育先進地區”稱號。目前,全縣幼兒園85所、在園幼兒14015人(其中公辦園62所幼兒8047人、民辦園23所幼兒5968人),全縣學前三年毛入園率88.6%;共有幼兒園教職工1157名(公辦園515名、民辦園642名),其中專任教師746名(公辦園392名、民辦園354名)。
一是扎實推進基礎建設。2016年以來,在縣城新建公辦園和安置區配套園5所。從2017年起,新建居民小區基本按要求配建幼兒園,建成公辦或民辦普惠園。按照3萬人一所公辦園的要求,在人口較多的3個鎮新建第二所中心園,利用閑置校舍新建、改擴建幼兒園29所,吸引民營資本開設民辦幼兒園7所,基本形成覆蓋城鄉的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全縣幼兒普惠園覆蓋率94.9%,公辦園在園幼兒達57.4%。
二是逐年加大資金投入。“十三五”以來,縣級投入資金5960萬元,爭取學前教育項目資金3154.8萬元,吸引民間資本1800多萬元,改善辦園條件。從2019年起,縣財政將公辦園省定生均公用經費500元納入財政預算,2020年起,將普惠性民辦園生均公用經費200元列入財政預算。落實學前教育資助政策,累計下發資助資金605.12萬元,資助幼兒14142人次,實現建檔立卡、孤殘、低保戶幼兒資助全覆蓋;各幼兒園提取保教費的3%用于減免收費、特殊困難補助。共發放獎補資金523萬元,引導更多的民辦園舉辦成普惠園。
三是逐步加強保教管理。嚴格辦園審批,實行法人登記和年檢制度,全縣4所公辦直屬幼兒園和23所民辦園取得法人登記證。規范收費項目管理,實行收費公示制度。強化督導檢查,結合疫情防控關停8家不具備辦學條件的民辦幼兒看護點。開展融合教育,接收殘疾幼兒36人。加強幼師隊伍建設,組織開展評估與教研、送教下鄉和送教到?;顒?,提升辦園質量。設定幼兒園安保公益性崗位,制定應急預案,開展應急演練,校園安全工作得到加強。
二、存在問題
當前,全縣學前教育發展勢頭良好,但由于起步晚、底子薄、欠帳多,學前教育還是教育體系中的短板,特別是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依然突出,“入園難、入園貴”依然是困擾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
一是職責落實不到位。我省于2014年出臺《安徽省學前教育條例》,《條例》明確了政府及相關部門的學前教育責任,但調研中發現,公辦鄉鎮園和村級園沒有進行獨立法人登記,由當地直屬義務教育學校管理,鄉鎮政府屬地管理監督責任沒有很好地落實??h級政府對普惠性民辦幼兒園補貼力度不足,過去三年沒有對普惠性民辦園進行獎勵補貼,部分租金高的民辦園擅自提高收費。新建小區配套建設幼兒園政策執行有偏差,部分小區如明發明匯城、金鑫國際、紅石雅居等未規劃配建幼兒園;部分小區雖配建了幼兒園,但未在供地合同中明確無償移交政府,如中央城、明發、正和一中、書香弘苑、亞夏汽車城等小區幼兒園,要舉辦成公辦園或普惠園,成本高、難度大。幼兒園用水、用電、用氣未能按條例規定全部執行民用價格標準。
二是發展不平衡。學前教育在城鄉之間、區域之間、園所之間存在較大差距。優質幼教資源集中在縣城和鄉鎮中心區域,在硬件建設和師資力量上,中心園好于村級園、公辦園好于民辦普惠園、高收費園好于普惠園,“入好的公辦園難、入好的民辦園貴”的問題突出。在編教師及政府購買服務人員主要集中在城區及鄉鎮中心幼兒園,村級幼教點和幼小復式班大都是自聘人員任教,保教質量難以保證。隨著城鎮化加快,農村生源漸減,很多村級幼教點和幼小復式班就是一間教室、一個教師、幾個學生,幼師、教材及游戲玩具缺乏,存在學前教育“小學化”現象。
三是基礎設施建設欠帳多。目前城區幼兒園學位缺額1900個,導致一些幼兒園嚴重超規模辦學。隨著二胎政策實施和人口集聚,縣城學前教育學位缺額呈加速趨勢。如,梅山鎮開順小街有近400名適齡幼兒,目前只有兩所民辦幼兒園,規模小學生多,無法滿足幼兒安全入園要求。由于資金投入不足,部分幼兒園的保育和教育場所不符合交通、安全、消防等要求,存在較多安全隱患。如神童、金順幼兒園皆為民房改建,沒有消防通道,場地狹窄,硬件設施差,出口處的車流量大,無標識牌、斑馬線及限速標志。
四是幼師隊伍建設差距大。不論是公辦園還是民辦園普遍反映缺教師,普遍存在“有編制招不足、招進來留不住、在崗位不在編、自聘人員待遇差、財政供給人員少”等問題。全縣公辦園在園幼兒8047人,共計335個班,按照師生比1:15的最低標準應配專任教師537名,應配保育、保健、保安等輔助人員554名。目前我縣通過占用義務教育編制核定幼兒園專任教師編制158名(實配147人)缺編379名,政府購買服務招聘157名幼兒教師,財政供給人員僅304人,公辦園編制總量和財政供給人員缺口都很大,不能滿足保育教育需要。鄉鎮范圍內鄉村幼師統籌管理不夠、待遇差別大,村級幼教點和幼小復式班自聘人員工資待遇大多依靠學前教育收費,教師待遇非常低。民辦幼兒園工作人員工資和社會保險等未能依法保障,導致幼教職業缺乏吸引力,部分知名度較高的非普惠民辦園也存在教師流失現象。幼兒園男教師太少甚至沒有,對幼兒園管理、幼兒心理發育和性格養成都極為不利,優化幼師結構迫在眉睫。
三、意見建議
一是擺上位置,落實各方職責任務。各級各有關部門要順應群眾對辦好高質量學前教育的需求,像重視義務教育、高中教育一樣重視學前教育,將學前教育納入《十四五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切實落實學前教育改革發展監管責任。當前,要重點支持民辦幼兒園克服疫情影響,落實好社會保險費減免、失業保險基金穩崗返還、創業擔保貸款貼息、承租國有企業經營性用房或行政事業單位房產租金減免等政策,統籌撥付普惠性民辦園補助經費,幫助民辦園渡過難關。加強對民辦幼兒園收費價格的監管,堅決抑制過高收費;全面落實幼兒園水、電、氣執行居民價格標準規定;專題研究、妥善解決中央城、明發、正和一中、書香弘苑、亞夏汽車城等小區配建幼兒園的移交工作;加強對各類幼兒園裝修裝飾工程監管,確保園舍功能符合要求、材質生態環保,防止不當裝修影響幼兒健康和安全。
二是統籌規劃,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充分考慮人口變化和城鎮化趨勢,結合鄉村振興戰略,制定應對學前教育需求高峰方案,建立“十四五”時期學前教育資源預警和生源提前登記制度,將分年度缺額提前納入規劃建設。健全規劃、編制、教育、改革發展、自然資源、住房城鄉建設等部門聯動工作機制,完善幼兒園布局規劃,切實把普惠園建設納入城鄉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務設施統一規劃,列入本地區控制性詳規和土地招拍掛建設項目成本,選定具體位置,明確服務范圍,確定建設規模,確保優先建設,無償交給政府。對沒有規劃配建幼兒園的明發明匯城、金鑫國際、紅石雅居等小區,選址進行補建或者通過改擴建方式,解決幼兒入園難問題;對新建的小區配套園移交工作落實情況進行專項督查,確保新辦園標準和質量。統籌做好幼兒園食堂、軟質場地、綠化等后續配套建設。協調推進油坊店鄉朱堂小街和梅山鎮開順街道幼兒園項目建設,滿足適齡幼兒就近入園需求。在神童、金順民辦幼兒園出口金葉路設置斑馬線及限速警示標志等,消除道路交通安全隱患。
三是加強監管,提升保教工作質量。強化縣鄉政府監管責任,健全教育主管部門、各有關部門分工負責的監管機制。嚴格幼兒園準入管理和審批條件,強化對幼兒園教職工資質和配備、收費行為、安全防護、衛生保健、經費使用等方面的動態監管,完善年檢制度。落實相關部門對幼兒園安全保衛和監管責任,提升人防、物防、技防、制度防能力,切實把保護幼兒生命安全和健康放在首位,落實園長安全主體責任。加強辦園行為督導,落實幼兒園責任督學掛牌督導制度,對違規辦學行為,及時進行整改、追究責任。加大無證幼兒園整治力度,整改后仍達不到基本要求的,堅決予以取締。加強校園及周邊環境治理工作,加強對幼兒園輔助人員的審查和管理,保障師生人身安全。
四是深化改革,加強幼教隊伍建設。縣政府及有關部門要科學核定全縣學前教育專任教師編制,加強幼師補充和男教師配備;加大政府購買服務崗位力度,解決公辦幼兒園專任教師及保育、保健、保安人員缺口,逐步實現“公辦幼兒園工作人員工資福利待遇由政府提供保障”的目標。建立城鄉幼兒園對口幫扶機制,發揮鄉鎮中心園的輻射作用,探索鄉鎮幼兒園和村幼兒園(點)一體化管理,努力實現鄉鎮幼兒園和村級幼教點、幼小復式班教師同工同酬。積極探索在優秀自聘教師中招錄部分公辦教師的途經,既給自聘教師“留下的心”和“上升的路”,又破除公辦幼師招不足的困境。建立學前教育教職工職前培養與職后培訓機制,支持幼兒教師接受繼續教育,加強對保育、安保、校車司機等輔助人員的素質教育和培訓,全面提升幼教隊伍整體水平。
五是廣泛宣傳,營造幼教良好環境。加強學前教育規律、兒童成長規律的科學普及,提高家長的教育素養和家庭教育水平,保障幼兒身心全面健康發展。持續開展幼兒園“小學化”專項治理行動,堅決克服和糾正“小學化”傾向,堅持小學起始年級零起點教學。要按照國家和省有關規定,嚴格幼兒園以外其他學前教育機構的審批和管理,加強對涉及3周歲以上學齡兒童進行超前教育培訓機構的整治監管,嚴厲禁止一切有害幼兒身心健康的商業活動??偨Y疫情防控的好經驗、好做法,常態化堅持良好的衛生習慣和生活方式,護佑幼兒健康成長,切實優化學前教育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