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念是行動的先導。經濟發展有其內在規律,基層抓經濟發展應堅持正確的理念,把握地方經濟發展的決定性因素。
主政者的認知水平決定地方經濟發展的天花板。認知水平決定重大決策的格局和層次。身負地方經濟發展決策重任的主政者,要學習經濟理論知識,提高經濟理論素養,深化對經濟發展規律的認識和把握。要掌握經濟分析方法,著眼長遠、把握大勢,準確識變、科學應對,提高對經濟工作的駕馭能力和水平。要熟悉宏觀經濟政策,了解地區經濟發展情況,善于爭取國家政策加快本地經濟發展。
干部的專業素養決定地方經濟發展的質量。事業發展關鍵在人。要加強學習培訓,倡導經濟領域干部在實踐中歷練,養成思考的習慣,不斷提高專業素養。要提高謀劃產業的專業素養,緊扣產業鏈、產業集群、產業生態,做好產業設想和產業園規劃。要提高服務企業的專業素養,掌握服務企業的基本方法,成為服務企業的內行人,做企業的貼心人。要提高推進項目的專業素養,懂得如何保障工程項目的質量、安全、進度、品質,真正理解“經濟工作項目化,項目工作責任化”的專業內涵,深刻理解“項目治國”的制度涵義。
市場主體的活躍程度決定地方經濟發展的活力。旗幟鮮明地支持實體經濟發展,保護和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深化“放管服”改革,建立健全穩定透明的政府工作機制和暢通有效的政企溝通機制,避免讓體制的邊界成為政商關系的鴻溝。營造良好的政治生態,打造公平公正、便利高效的市場環境,持之以恒優化營商環境。倡導領導干部與企業家交純粹的事業上的朋友,光明磊落地同企業家正常交往,幫助企業對接各類優質資源,積極構建“親”“清”的新型政商關系。注重企業家培育,組織開展企業家培訓,讓僵化的企業家走出封閉,讓活躍的企業家更加活躍,持續激發企業家內生動力。
社會共識度決定地方經濟發展的可持續性。科學的決策是共識的基礎。要進一步規范重大行政決策程序,做到科學決策、民主決策、依法決策,提高決策質量,夯實共識基礎。要善于從政策中提取話題核,引導各方面利益主體開展充分討論,求同存異、聚同化異。要加強政策宣傳策劃,及時準確傳遞政策意圖,從而更好地把黨委政府的正確決策變成全社會的自覺行動,匯聚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磅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