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有山之青黛,水有水之澄澈,葉有葉之競生,目之所及,到處都是風景。寧國地處皖東南,東臨蘇浙,西靠黃山,市域總面積2487平方公里,總人口38萬。近年來,寧國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旅游工作,連續6年開展旅游主題年活動,以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為目標,以文旅融合為抓手,大力發展全域旅游,先后被評為“全國十大最美城鎮”“中國攝影創作基地”“中國最美休閑自駕游目的地”“中國最美休閑度假旅游城市”等榮譽稱號。
突出認識站位,繪就“一張藍圖”
我市成立全域旅游發展領導小組,將文化旅游產業作為縣域經濟長遠布局的戰略性產業來抓,形成工業經濟、文化旅游“兩翼齊飛”發展格局。
落實政策扶持。制定出臺促進全域旅游發展實施意見,在品牌創建、功能提升、項目用地、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給予獎補,并安排不少于15%的市新增建設用地指標和增減掛用地指標用于旅游重點項目建設;落實規劃引領。按照“一核兩翼三區四組團”布局,編制完成《寧國市全域旅游發展規劃》《“皖南川藏線”寧國段景觀廊道規劃》等專項規劃,形成“覆蓋全市、統籌兼顧、層次分明、彰顯特色”的全域旅游立體式規劃體系,明確全域旅游發展布局;落實資金保障。設置1500萬元旅游發展引導資金,先后組建青龍灣文旅投公司、港盛旅游投資公司、高峰山旅游開發公司等旅游投資平臺,支持企業做強做大,并按照“市場化運作”方式推進旅游項目開發。
突出項目建設,激活“一批引擎”
我市始終把項目建設作為全域旅游發展的突破口和支撐點,不斷推進文化旅游產業“花開滿枝”。堅持抓大項目招引。整合全市旅游資源包裝項目對外招商,近年來,成功招引紅樓夢文化園、國風堂文化園、真也天境康養基地等一批重大旅游項目;堅持抓大景觀提升。按照“標準規范、品質領先”的要求,不斷完善景區功能配套,先后投入資金2.28億元,完成“皖南川藏線”及恩龍、夏霖、華東大裂谷景區提升工程,打造城西湖公園、西津河濱河公園城市亮化景觀。青龍灣以爭創國家級旅游度假區為契機,不斷提升旅游品質;堅持抓大配套完善。實施了“一主兩輔三循環”道路暢通工程,完成“白改黑”80公里,建成綠道、廁所、停車場等一批旅游設施。啟動建設圖博館、大劇院等一批“補短板”工程,大幅提高旅游基礎配套能力。
突出環境打造,雕琢“一幅畫卷”
我市始終把優化環境作為推動全域旅游發展的基礎,著力打造便捷、優質、良好的旅游環境。積極打造“內外暢聯”的交通環境。近年來,實施了G329、G233國省干線改造工程,投入運營全省首個通用機場,先后建成寧宣、寧績、寧廣、寧千4條高速,加快推進申嘉湖高速西延段建設,積極協調推進寧宣杭高速浙江於潛段建設,加快宣績高鐵項目進程,打造綜合立體的交通網絡,全域旅游通達能力顯著提升;積極打造“便捷樂享”的服務環境。在全省率先建立文化旅游市場綜合執法大隊,開展常態化聯合執法,扎實推進旅游市場秩序綜合整治。出臺《加強寧國市民宿(農家樂)管理指導意見》,持續開展旅游行業標準化宣傳培訓、旅游技能大賽等,著力提升旅游業服務水平。同時扎實推進智慧旅游,在全省率先建成旅游大數據中心,通過智慧旅游導覽程序,適時向游客提供旅游精品推薦信息,實現全市A級以上景區無線網絡、視頻監控全覆蓋;積極打造“宜居宜游”的生態環境。大力實施碧水藍天工程,通過持續開展亂埋亂葬、亂采亂挖、三線四邊、農民建房及村莊規劃建設提升等專項整治行動,著力提升美麗鄉村建設,優化農村人居環境。此外推動城市綠化建設,建成園林綠地960余公頃,建設城市綠道120公里,努力營造“水清岸綠、魚翔淺底”的城鄉美麗畫卷。
突出業態挖掘,培育“一流品牌”
近年來,通過深度挖掘旅游資源,我市打造了各具特色的精品旅游線路,相繼推出“皖南川藏線”最美寧國段、“皖南唐古拉”等六條精品旅游線路,積極推介吳越古道、寧昌古道、徽湖古道等徒步健身之旅,成功打造胡樂司老街、山門洞花海、紅杉林等一批網紅打卡點,做優精品線路;做實特色小鎮,大力實施“旅游+”發展戰略,通過培育特色村莊、推進產業融合,精心謀劃自駕游、康養游、文體游、研學游等新業態,成功打造港口龍窯特色小鎮、畬鄉旅游風情小鎮、南極鄉牡丹園等一批文化旅游新亮點。司爾特循環經濟產業園、紫燕食品產業園逐步發展成為引領我市工業旅游的時尚典范;同時做靚高端民宿,建成了以青龍最美時光、寧墩印象吉塢、仙霞紅居為代表的16家高端精品民宿,全市農家樂發展至650余家,擁有床位8000余張,旅游承載能力顯著提升。
突出旅游富民,踐行“一條路徑”
盤活要素,以農村產權“三變”改革為契機,積極盤活農村閑置資產。港口鎮西村整合30余處農民閑置住房,發展精品民宿集群,打造風光如畫、山明水秀的“中國攝影藝術鄉村”。云梯鄉花溪谷月季園流轉閑置用地600余畝,打造皖東南最大的月季花海田園綜合體。富民增收,堅持“政府引導、社會參與、多方投資”運營建設摸式,鼓勵群眾參與旅游發展,通過吸納民間資本激發旅游發展內生動力,實現農民增收、農業增效。目前,全市旅游產業從業人數達2.2萬人,戶均增加收入5.2萬元。全民共享,持續推行旅游惠民政策,實行旅游景區重要節假日“免費開放”制度,常態化開展各類旅游推廣活動,成功舉辦世界老式汽車長三角公開賽、首屆華東全域旅游自駕游峰會、長三角古道旅游大會、“青龍灣杯”龍舟邀請賽等活動,不斷提升游客和市民的互動參與度。
2019年1-11月,全市共接待國內旅游人數903萬人次,增長11.2%;國內旅游收入69.5億元,增長15.4%。當下,山城寧國全域旅游的實踐如火如荼,在全域旅游模式下,整個區域的居民都是服務者,都是主人,他們由旁觀者、局外人變為參與者和受益者,共享旅游發展成果,營造了“全民共建、全民共享”的旅游發展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