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縣縣委、縣政府一切為了人民,致力于人民安居樂業,加快老舊小區改造,惠民利民,城市小區實現華麗“蝶變”,建設良好的生態環境,扮靚幸福宜居家園,切實增強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泗縣一舉跨越第五屆省級文明縣城、省級文明城市提名兩大臺階,榮膺第五屆安徽省文明城市,小區提升工程功不可沒。
泗縣城區以前的保障房小區建設設計起點低,配套設施普遍不足,公共基礎設施破損嚴重,存在雜物亂堆、車輛亂停亂放、電線亂拉亂扯、環境亟待改善等問題。今年,縣委、縣政府結合爭創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城市的工作要求,在順利完成惠民苑和東城康居提升改造工作,和諧家園正在改造建設的基礎上,還將啟動虹鄉家園、東城麗苑和北苑家園等保障房小區功能提升改造工作,具體工作由泗縣房管中心實施,通過抓項目、點面結合等方式,多措并舉,扎實推進改造工程,切實做到民生工程為民生。
一是充分了解民盼民需。為了讓居民滿意,達到保障房小區改造提升效果,泗縣房管中心堅持從實際出發,“問需于民”、“問計于民”、“問效于民”,通過與居民代表及物業代表座談、入戶走訪、張貼告示、微信群熱聊等方式,大大提高了居民知曉度、參與度和滿意度。
二是搶抓項目進度。采取EPC總承包模式(設計、采購、施工一體化),把惠民苑、東城康居與和諧家園三個改造項目“化零為整”,打包成捆一次進行招投標,做到同步設計、同步采購、同步施工。
三是注重點面結合。在改造過程中堅持“以人為本、綜合治理、綠色生態”的原則,結合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創建要求,進一步注重雨污管道分流,道路硬化及白改黑、道路安全的轉彎半徑,路燈、監控、燃氣管網鋪設及智能門禁系統,提升主大門的門樓顏值,完善健身場地功能、增加健身器材,配套汽車停車場和電動車充電棚充電樁等。
四是保證建設質量。在改造過程中,堅持按照“1+N”清單,“1”是指工程造價清單中的內容,只要低于清單標準和施工漏項的問題都形成問題清單。“N”是指現場指出的一些不在工程造價清單編制中,有礙觀瞻和影響文明創建效果的內容或存在設計漏項、設計盲區,這些雖不在原有改造范圍內,也進行了適當調整增加。
目前,泗縣東城康居和惠民苑2個保障房小區已完成改造,實現了華麗的“蝶變”。下一步,繼續堅持政府主導,部門協作,試點擴面、全面覆蓋、鞏固提升的總體要求,逐步實施虹鄉家園、東城麗苑和北苑家園等3個保障房小區的功能改造提升,力爭做到改造完成一個、物業管理跟進一個,建立完備的保障房小區長效管理機制,真正把保障房小區打造成政府放心、群眾滿意的惠民工程、民心工程,為泗縣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做出應有的貢獻。(摘自泗縣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