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教學點逐漸凋蔽,家長為孩子上學操碎了心,而2019年秋季開學時,隨著安徽銅陵市建安小學濱江校區順利開學,學校實現華麗轉身,徹底解決了周邊群眾的憂慮。“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活動開展以來,安徽省銅陵市聚焦“為民服務解難題”,以“小切口”推動“大整治”,通過問題的有效解決,推進主題教育走深走實,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
聚焦民生,城郊孩子上學不用再奔波
校園干凈整潔,建安小學總部的骨干老師每天來這里上課,孩子、家長滿臉笑容,走進銅陵市建安小學濱江校區,很難想象一年前這里雜草叢生的情景。
“這里比較偏僻,跟其他農村學校一樣,前幾年老師、學生流失問題都比較明顯。”章功生老師在這所學校任教已有39年,見證了學校的變遷,5年沒有招生讓這里只剩3名老師、9個孩子。
近年來,隨著城市規模的擴大,學校所在的馬沖村成為規模較大的回遷安置區,教育需求越來越大,但教學水平卻一時難以提升,周邊群眾意見很大。
主題教育活動開展以來,銅陵市在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各項部署的基礎上,精心設計“三學三改三見效”,即原原本本學、集中研討學、聯系實際學;邊學邊查立即改、專項整治聯動改、建章立制長效改;黨員干部受到直抵靈魂的教育、人民群眾看到實實在在的變化、各項事業得到持續健康的發展,有力有序有效推進主題教育走深走實。
“馬沖教學點的問題,涉及管理體制、基礎設施、教學質量等,市里面牽頭理順了管理體制,我們下大力氣進行教育布局調整,實施‘名校+’戰略,加快推進優質教育資源向偏遠地區覆蓋,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銅陵市銅官區教育局局長黃建平說。
建安小學濱江校區改造籌備邁入快車道,校長彭莉帶領同事加班加點,從校園改造到資源對接,再到宣傳招生,大家全力以赴,最終讓學校在9月順利開學。
“這個學校不搞好,孩子就要到其他地方上學,車程20多分鐘,而且也不方便。現在孩子在家門口上學,每天都非常開心,老師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都很好,我們非常滿意。”建安小學濱江校區學生家長洪亞園說。
改革創新,困難群眾低保審批提速70%
“對老百姓來說,獲得感就是家門口的路是不是通了,村莊有沒有路燈,學校環境是不是變好了,說到底就是民生的改變。”銅陵市委常委、組織部長田昕在接受人民網安徽頻道記者采訪時說,學得深、學得透怎么體現?就是看怎么落到實處,解決群眾最急最憂最盼的問題,有力提升人民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
低保是困難群眾的兜底保障,是民生保障安全網的重要組成部分,但一直以來,低保審批須經鄉鎮受理申請、調查核實、民主評議和公示,縣區民政部門審批和公示等程序,一個流程走下來將近兩個月,讓困難群眾感覺很不方便。
2019年5月,銅陵市將銅官區作為安徽省社會救助綜合改革試點,特別是主題教育活動開展以來,立足群眾需求,提出了試點低保“承諾即審批”的創新思路。
“我們將民主評議和公示等環節后置,在居民家庭收入核對無明顯排除情形、個人誠信承諾到位、提供材料齊全、申請條件明晰的情況下,將新申請低保審批時限縮短至15個工作日內完成,提速70%。”銅官區民政局低保中心主任方莉介紹說。
單位改制后,54歲的章忠華一直以打零工為生,2019年8月初被檢查出食道癌,住院治療花銷巨大,不能打工又沒了經濟收入,他只能靠親戚資助度日。
2019年9月26日,章忠華開始申請低保。國慶節后,社區網格員、負責低保的工作人員一起上門調查,核實基礎信息后,章忠華的申請很快進入流程,10月16日就完成了審批。
“申請低保后,我可以享受大病醫療救助,報銷比例提高,后續醫藥費負擔也減輕了。低保一個月471元,我再編一些籃子拿出去賣,生活就沒有問題了。”章忠華說。
攻堅克難,解決民生訴求提升群眾滿意度
“套路貸”嚴重損害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令人深惡痛絕。如何提升群眾安全感、滿意度?銅陵市公安局扎實推進,打處追贓,將打擊“套路貸”作為深入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重要抓手。
今年53歲的郭金忠,2014年6月陷入銅陵市劉某的“套路貸”陷阱,兩年多時間里,150萬的借款翻到485萬,他也多次遭到非法拘禁、毆打辱罵,直到2016年年底,他將一套價值近百萬的房子低價過戶,對方才稍微收斂一些,但卻始終沒有逃離魔掌。
“年初,我們接到報警后,開始對劉某進行調查,后面陸續又有一些群眾報警,郭金忠是今年10月9日過來的。”銅陵市公安局刑警支隊六大隊民警周元介紹,圍繞劉某及其他嫌疑人開展調查后,警方逐漸掌握了該犯罪團伙的情況,并于2019年10月23日實施抓捕,主犯劉某落網并被刑事拘留,其他嫌疑人也在陸續抓捕中。
得知劉某落網后,郭金忠非常感動。采訪中,他一直感謝公安機關對“套路貸”的打擊,讓他不再像前幾年那樣提心吊膽地生活了。
主題教育活動啟動后,銅陵市紀委也找準“小切口”推動“大整治”,推動積案化解,并著力解決信訪舉報中涉及的民生訴求。
活動開展以來,銅陵市紀委梳理出信訪件較多的5個鄉鎮,由市紀委領導帶隊采取“四不兩直”的方式,直接走訪信訪反映人,解剖分析查找問題根源,對于群眾合情合法的民生訴求予以先行解決。
“很多信訪舉報中都涉及民生訴求,以前我們重在干部違紀違法的查處,按照正常程序走,群眾合情合法的訴求并不能及時解決,我們此次重點要解決這方面問題。”銅陵市紀委政策法規研究室副主任陳方應介紹。
立足推動問題解決、矛盾化解、政策落實、干群融合,銅陵市紀委建立民生訴求解決“綠色通道”,制定《關于直辦信訪舉報中民生領域訴求事項的試行辦法》,對舉報中涉及的14項民生訴求,及時交行業主管部門核查落實,實行限期“銷號”管理,努力提升群眾滿意度。
“推動矛盾化解,需要的是真正沉下身去,帶著感情去交流。通過這一段時間的努力,我們解決了一批問題,化解了一批矛盾,老百姓對我們的工作很認可。”銅陵市紀委常委、秘書長肖家志說。
(通訊員:張國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