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界首高新區田營科技園緊緊圍繞“產業項目建設年”工作部署,堅持“招商第一、項目為王”的工作理念不動搖,堅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復工復產、招商引資、項目建設,有效克服疫情影響,實現了經濟發展穩中有進、項目建設有序推進、招商引資開局良好的局面。上半年,實現規上工業產值128.65億元,同比增長2.15%;完成招商投資8.81億元;竣工投產項目3個;新開工億元以上項目2個,計劃總投資35.2億元;現有在建億元以上項目3個,計劃總投資41.2億元;促成南都電源、天能集團兩家上市公司簽訂投資項目6個,協議投資140億元。
一是聚焦以商招商,招商引資高位推進。緊緊圍繞強鏈、延鏈、補鏈,緊盯上市公司和行業知名企業,重點走以商招商之路,招大商、引大資,算大賬、看長遠,先單贏、后雙贏。
堅持在“謀”字上下功夫。高質量編制產業規劃,緊盯產業細分領域冠軍和行業龍頭企業,高標準推進新能源小鎮、天能循環經濟百億產業園規劃建設,著力打造動力、儲能、啟動電池生產基地。目前,各項基礎配套建設正在有序推進,為招商引資和項目落地提供基礎保障。
堅持在“精”字上下功夫。緊盯南都電源、天能集團、駱駝集團等行業龍頭,無縫對接、持續對接,實現精準招商。2019年年底至今,阜陽市及我市相關領導親自帶隊,前后前往南都電源、天能集團交流溝通近十次,經過精準對接洽談,于今年6月份分別簽訂了南都電源百億項目和天能集團40億元的循環經濟產業項目投資協議。
堅持在“快”字下功夫。以園區產業優勢為引導,突出以企業為中心做優項目服務,營造良好營商環境。針對南都電源6Gwh新能源鋰電池建設項目,成立四個推進小組,全天候調度,強力推動項目開工建設。一周內完成了該項目土地選址、備案、能評、環評、安評等建設要素的辦理,十天內完成地面附屬物的清理,確保了6月20日“加快皖北承接產業轉移集聚區建設暨全省第六批貫徹‘六穩’重大項目集中開工現場推進會如期舉行。進一步造濃“言必稱項目、全員抓招商”的氛圍。
二是聚焦達產投產,項目建設快馬加鞭。始終堅持以大項目推動大發展,牢牢鎖定重點企業、重大項目,積極捕捉項目信息,深挖優質項目,意向項目抓簽約,擬建項目抓開工,在建項目抓投產,提升項目的簽約率、開工率、投產率。
堅持“干”字當頭。以“優化作風建設年”活動為契機,進一步轉變工作作風,內強素質、外樹形象。園區管委會成立項目工作專班,納入產業建設項目平臺抽調人員,形成“人人手上有項目,人人都在抓項目”的良好氛圍。實行“半天制”工作制度,即園區管委會所有人員每天必須要有一半的時間在項目上,確保問題在一線解決、責任在一線落實、能力在一線提升,形成“人人都是項目管理員”的良好格局。今年上半年,幫助企業解決問題26個,到位項目資金2000萬元,為項目建設提供了堅實要素保障。
堅持“穩”字為主。今年年初,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亂了園區項目推進節奏,所有項目被迫停擺。園區管委會積極與高新區、市疫情防控指揮部等單位組織對接,嚴格按照國家、省、市疫情防控部署要求,結合項目實際,指導企業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加快實現復工復產。駱駝集團“年產20萬噸再生精鉛冶煉及400萬KVAH高性能汽車蓄電池制造項目”于2月13日正式復工,成為疫情期間我市第一個復工的工業建設項目,率先按下了項目建設的“啟動鍵”。目前,該項目主體工程已經完成,力爭八月底如期投產。
堅持“深”字延伸。“跳出項目看項目”。園區堅持不以“產值稅收論英雄”,在項目所帶來的產值、稅收等眼前的經濟社會效益面前,更在乎的是深挖項目內在價值,依托項目幫助企業提升品牌效益。華鉑科技總投資31.16億元的“廢舊鉛蓄電池高效綠色處理暨綜合回收再利用示范項目”已竣工投產,該項目的核心技術榮獲省科技進步一等獎。伴隨天能集團40億元循環經濟產業園項目投資協議的簽訂,天能集團于本月初在上交所科創板上市。(衛丹
見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