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不希望走上干凈平整的好路呢!”站在新修建的通組水泥路上,郊區老洲鎮桐貴村施家村民組村民林小老喜笑顏開。林小老說,這個農忙季新修好的水泥路幫村民們省去了不少挑擔的功夫,這個忙可真幫得不小呢。
說起村里這條連接兩個村民組、全長1.2公里的水泥路,桐貴村黨委書記吳正義說,這與去年底江北脫貧攻堅現場推進指揮部入村督查分不開。“去年12月,指揮部通過實地查看、與群眾交流,發現我們村基礎設施建設短板比較突出,立即提出了整改建議并積極為我們聯系協調。”吳正義說,在指揮部的幫助下,村里今年安排了4條道路和2個水利項目,都是老百姓所需所盼的,建成后村里的基礎設施短板得到補齊。
推進脫貧攻堅戰場前移,推動最強力量向一線匯聚,在精準扶貧的實踐中,我市成立了高規格的江北脫貧攻堅現場推進指揮部,抽調專職人員駐點江北脫貧攻堅主戰場,進村入戶開展常態化現場督查等工作,發現問題并推動整改。到目前,指揮部工作人員已現場督查了100多個村,并實現有脫貧攻堅任務的22個鄉鎮全覆蓋。
提起指揮部工作人員到自己家中開展“遍訪”,樅陽縣樅陽鎮雙龍村貧困戶唐小毛有些不好意思。“之前家里瓶瓶罐罐、破破爛爛東西舍不得扔,長年累月越積越多,堆放在家中確實不衛生。”唐小毛說,工作人員指出問題后,自己在村里的幫助下進行清理,家里變得干凈,自己的生活質量也高了起來。
在雙龍村黨總支副書記王剛看來,指揮部工作人員進村入戶督查,對于確保脫貧攻堅“成色”大有裨益。“指揮部工作人員標準把得更細、問題找得更準,提出的意見建議具有很強的針對性、操作性,我們逐條整改、逐一銷號,進一步夯實了脫貧攻堅基礎、提升了精準扶貧成效。”
心中有數方能手中有術。江北脫貧攻堅現場推進指揮部督查人員每周五上午都會召開一次重點講問題、針對性提建議的例會,將周一至周四進村入戶排查發現的問題,每個村形成一個督查情況反饋稿交給所在縣區,同時形成一份上報市委市政府的每周工作匯報。這種“一日看一村”“一日一反饋”“一周一通報”的方式,能夠及時找出脫貧攻堅薄弱環節,更好地促動問題整改、舉措落實。
江北脫貧攻堅現場推進指揮部成立以來,工作人員進村入戶排查也促動了“底數”更清:銅陵脫貧攻堅數據質量明顯提升,躍居全省前列。“我們關鍵就是要當好精準發現問題的‘探頭’,成為推動問題整改的‘助推器’。”江北脫貧攻堅現場推進指揮部辦公室主任徐建農表示,收官之年他們將繼續彰顯作為,啃下脫貧攻堅最后的硬骨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