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規模化。積極發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4年來完成土地整治和高標準農田治理15萬畝,農村土地流轉占比近50%。大力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擁有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12家、農民專業合作社344家、家庭農場484家。
耕作機械化。加快推進農業機械化,提升農業生產綜合能力,農機裝備總動力30.5萬千瓦,擁有各類農業機械6000余臺套,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83.63%。加速新型農機具推廣,優化農機結構,推廣新型農機36臺套。2017年以來,累計投入資金42萬元建設農機化服務組織,新增市級農機示范社2家,新增農機合作社3家。
產品品牌化。圍繞特色農產品和主導產業,開展“綠色、有機、無公害”等產品認證,實施農產品品牌戰略,培育了“竇老三”空心掛面、武妹蜂蜜、啟航茶油、平崗鮮桃等一批農產品品牌,擁有“三品一標”農產品26個。
產業循環化。因地制宜推廣“稻蝦共生”、林下經濟、糞污還林還田等綠色循環農業發展模式,發展稻蝦基地7萬畝。以節能和資源循環利用為重點,建立“資源—產品—消費—再生資源”的循環農業發展模式,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量26萬噸,綜合利用率82.36%。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量18.1萬噸,綜合利用率88.12%。
通訊員: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