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招商引資。全面推進全員招商,建立招商項目庫,開展招商大會戰,創新產業鏈招商、基金招商、合作共建“園中園”等招商方式,探索市場化招商和委托招商新模式。深化與江浙滬、粵港澳大灣區、京津冀等先進發達地區合作,圍繞園區主導產業,下大力氣招引投資強度大、科技含量高、輻射帶動能力強的高成長型的產業項目。計劃全年引進億元以上項目55個,其中20億元以上項目2個;新增3億元以上重點服務業項目2個。
加快項目建設。始終貫徹“項目為王”工作理念,以市委市政府“項目建設提效年”活動為抓手,全面推行“一線工作法”,加快推進招商引資項目早建設、早投產、早見效,全年億元以上項目新開工40個、新竣工12個、新達產10個,簽約項目開工率達到60%,新增重點服務業企業2個。啟動建設新芯產業園、三只松鼠聯盟工廠、科技孵化器等一批重大招商引資項目;持續推進楚江銅基新材料、比亞迪等續建項目建設;香港山河科技、尚美包裝等項目竣工驗收;易酒批智能物流園、喜悅科技等項目順利投產。鼓勵招商引資企業優先使用開發區現有存量標準化廠房,不斷增強現有資源利用率,加快項目落戶投產見效。
構建產業體系。努力構建“龍頭企業→產業鏈→產業集群→產業基地→產業生態圈”產業梯級提升發展體系。城東園區聚焦健康食品、電子信息、生物醫藥、高端裝備制造四大產業,按照“2+N”工作思路和全產業鏈布局,打造全省重要的綠色健康食品生產基地;積極推進新芯產業集聚,構建新芯產業區域化專屬產業鏈,切實做好“無中生有”文章;依托豐原藥業、貝馳生物科技等重點企業,全面提升生物醫藥產業發展水平;以比亞迪輕軌產業基地為龍頭,重點發展軌道交通裝備、電力電氣裝備、智能制造裝備,推動高端裝備綠色、集聚發展。高溝電線電纜產業園重點抓好電線電纜企業兼并重組、技改升級和擴產擴能,推進新舊動能轉換,加快推進優質企業上市,打造數字化電線電纜產業制造新基地,爭創電線電纜產業軍民融合示范基地;依托楚江銅導體產業園,積極申報省級新材料戰略新興產業基地,培植壯大全市戰略新興產業集群。
創新服務體系。推進開發區企業投資項目承諾制實施,推動開發區企業服務中心實質性運轉,持續落實項目簽約“四個一”、項目推進“三單四定”“四督四保”、項目服務“四送一服”工作機制,企業服務滿意度達到95%以上。成立開發區金融工作服務領導小組,搭建園區企業與金融機構雙向溝通橋梁,總結提升“一周一專題”“一企一行”“一企多行”的微型銀企對接服務模式,著力解決園區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等突出問題。圍繞開發區產業體系,探索設立開發區產業基金、擔保公司;建立園區企業稅收貢獻獎勵制度。
建設美麗園區。推進智慧園區建設,以信息化為依托,打造企業服務、物流服務、生活服務等公共服務平臺,啟動運行開發區環保中控系統,建設開發區消防站,打造升級版的園區環保體系及安全生態園區樣板。積極謀劃開發區商業配套項目,爭取引入集金融、辦公、購物、餐飲、娛樂為一體的高端城市綜合體,完善園區配套能力。建立開發區重點基礎設施項目庫,高規格、高標準、高品質推進開發區基礎設施建設步伐,重點推進通江大道市政化改造、福渡公園、馬口河排澇泵站等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推進園區項目地塊溝塘填平新建、續建工程。
構建創新體系。加快“專精特新”企業項目申報,重點培養具備條件的園區企業積極申報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深化科技創新,指導園區企業與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建設科技研發平臺,設立三只松鼠健康食品研究院、中科產業研究院;積極培育科技創新團隊,繼續加強與江南大學、中科院上海物理技術研究所等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跟蹤對接深度合作,爭取引進1-2支創新人才團隊。
持續深化改革。開展“多審合一、多證合一”企業服務模式改革,著力提升服務效率。推進企業投資項目承諾制改革,加快重大招商引資項目簽約落地。推進開發區創新改革,進一步理順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實現全員競聘上崗和績效考核,建立“能上能下、能進能出”的人才進出機制和“收入有高有低、干多干少不一樣”的績效考核體系;優化園區資源配置,依托城東園區核心區,全面促進“一區四園”深度融合。推進開發區財政體制管理改革,理順城東園區和高溝電線電纜產業園財政稅收關系。推進開發區運營服務體系改革,做大做強開發區產投公司,完成三只松鼠聯盟工廠和開發區科技孵化器非標專項債申報,全面推進市場化運營。
通訊員:徐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