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訓宣傳“濃氛圍”。街道邀請區農業農村局開展業務專題培訓會,轉變思想認識,明確工作任務,通過發放明白紙、張貼宣傳標語、村村通廣播、入戶走訪等形式,對農村產權制度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進行宣傳,讓農民群眾充分了解本次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目的意義,使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深入人心,提高群眾的積極性和參與度。
探索途徑“推三變”。充分發揮村級組織的主體作用,集思廣益,積極探索,不斷拓寬農村經濟發展渠道,盤活農村集體資源資產,積極探索產業帶動、資金入股、服務創收等改革模式。目前,已有4個村通過村級自然資源積極探索農旅項目發展,為資源變資產做好“活血”準備。
嚴格程序“定成員”。堅持依法依規、程序規范、群眾認可的原則,以法律法規政策為依據,以村民意見為參考,明確其身份,確定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名單,作為股份配置的依據,力爭不漏一人,不重一人。成員界定辦法和程序由村民會討論決定,界定結果張榜公布,做到公開透明,公平合理,男女平等。
摸清底數“明資產”。全面清查、登記、核實集體各類資產摸清家底,分類建檔登記,明確產權歸屬。組織清產核資“回頭看”,對家底再次清查,保護和發展農民作為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的合法權益。截至目前,8個村已完成農村集體資產的清查摸底。
督導考核“加速度”。明確改革任務,壓實時間節點,強化考核力度,確保取得實效。定期聽取各村匯報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工作進度,安排業務干部到各村了解工作進度,因地制宜,分類指導。建立臺賬,解決問題,定期開展督查指導,建章立制,規范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