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按照省市關于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優化提升營商環境的實施意見精神,泗縣加強組織領導,明確主體責任,不斷完善政策措施,持續改善縣域營商環境,通過常態化推進“四送一服”雙千工程,穩步推進“三比一增”等活動,營造快捷、高效、規范、透明的營商環境和政務服務體系,引領企業健康發展,推動企業實現高質量、可持續的發展態勢。目前,全縣共有民營企業中小企業9232戶,民營經濟市場主體占市場主體總量的97.8%。
一、強化政策支撐,破解企業發展難題??h委、縣政府先后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的意見》、《關于進一步加強招商引資工作的通知》、《大力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實施意見》、《支持農機裝備產業發展若干政策》和《加快汽車零部件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等文件,為企業發展提供政策支持。同時,新增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3000萬元,設立農機裝備產業發展專項資金3000萬元、汽車零部件產業發展專項資金3000萬元。對億元以上的招商引資項目,實行“一事一議”,并在固定資產投資獎勵、基礎設施建設補貼、裝修補貼、搬家補貼、實驗室補貼等方面給予財政資金支持。
二、提升行政效能,持續改善政務環境。一是整合辦事機構,提升工作效能。整合縣“四送一服”辦、縣中小企業服務中心和縣政務服務中心涉企服務職能,創新設立縣企業服務大廳,設立綜合服務辦公室、政策咨詢服務室、銀企對接室、并聯審批室、項目申報室、“四上”企業培育室等,涉及行政審批597項,努力為企業提供規范、優質、高效的“一站式”服務及事前、事中、事后全過程全方位服務。目前,縣直19家單位進駐服務大廳,設立13個服務窗口,開展集中辦公。自9月16日企業服務大廳正式運行以來,為企業承辦
6941件事項,極大提高為企辦事效率,企業滿意率明顯提升。二是整合服務事項,分解工作責任。從項目落地到企業投產運營過程中每個階段的重點工作均細化為具體的服務事項,細分到相關職能部門,實現任務明確、責任落實。三是精簡審批事項,簡化辦事流程。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切實履行“一站式”服務職能,全力提升政務服務水平和服務質量,按照“三集中三到位”工作要求,積極推進全縣行政審批事項及公共服務事項的進駐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零跑腿”和“最多跑一次”事項占比,目前“最多跑一次”事項占比達96.6%。
三、落實“聯審聯辦”,壓縮為企辦理時限。一是出臺政策支持。制定出臺《泗縣全面開展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實施方案》、《關于建立重點投資建設項目全程代辦服務制度的通知》和《重大項目前期責任追究辦法》等文件,對重點項目建設涉及的所有辦理事項進行掛圖作戰、全程跟蹤、加強督辦,確保項目提前完成相關審批。二是縮短辦理時限。實行統一審批流程、統一信息數據平臺、統一審批管理體系、統一監管方式“四統一”運行模式,積極推行容缺受理、模擬審批、超時默許等制度,將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時間壓縮至120個工作日以內,工業建設項目壓縮至40個工作日以內。將全程網辦、全程代辦融入聯審聯辦工作,實行“一對一”全程跟蹤督辦模式,助推全縣重點投資項目盡早落地建設。三是提高企業開辦效率。積極推行企業市場主體登記“審核合一、一人通辦”,同時優化提升企業登記全程電子化系統,實現企業登記全區域、全業務、全類型無紙化網上辦理,有效提高了企業開辦效率。
四、全面梳理政策,及時廣泛宣傳解讀。全面梳理國家、省、市、縣出臺的惠企扶持政策,分國家、省、市、縣統一制定成冊,并及時更新,放置在企業服務大廳,供企業查閱。同時,結合“企業家大講堂”開展政策宣講會,及時全面準確向企業宣傳好、解讀好政策內容。9月份以來,結合省市工作組開展“四送一服”現場推進周活動,深入企業宣講省委、省政府出臺的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30”條、民營經濟、制造強省、“三重一創”等系列支持政策,走訪調研82家企業,座談36次,政策宣講6場。
(通訊員:郭旭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