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經濟進入增長速度換擋期、結構調整陣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疊加”的新常態,近幾年來,縣域招商引資形勢發生重大變化,傳統招商方法已不適應發展需求,原有招商思路亟待調整。鑒于此,結合肥東縣實際,對經濟新常態下推進招商引資提出如下建議。
一要拓寬發展理念。思想引領行動。發展上的差距根本原因還是在于思想觀念上的差距。我們要突破招商引資工作中的思想瓶頸,形成解放思想、搶抓機遇、奮發作為、協同發展的良好局面。依托優勢資源,注重開發發掘,精心策劃包裝,做好“無中生有”的大文章。
二要強化高位推動。堅持縣委縣政府定期召開全縣經濟發展大會、招商引資大會等,安排部署招商引資工作,加大縣四大班子推動招商引資工作力度。堅持招商引資工作聯系會議制度,發揮“1+1+N”招商項目推進快速反應機制,縣招商局牽頭研究制定工作計劃和實施步驟,分析研究重大事項。
三是優化軟環境。新常態下,優惠政策可操作空間越來越小,投資環境、管理效益、產業優勢的作用越來越突出。軟環境主要體現為法律政策、行政效率、服務理念、文化氛圍上。要減少審批和收費事項,落實“一站辦公”“限時辦結”“特事特辦”,提高行政效率,提升投資環境“軟”實力。要優化政務環境,推深做實“放管服”,持續深化“互聯網+政務服務”,把促進“六穩”政策直通車開進民企。
四要加強平臺建設。完善園區功能分區,做好路、電、水、氣等要素建設,搭建好信息、人才、商務等服務平臺,做好生活、娛樂等服務配套,增強產業承載力。加快建設科創走廊產業創新服務綜合體,引進國家同步輻射實驗室技術產業聯盟打造“陽光谷”。精心培育拓展區,發揮華夏幸福機器人小鎮項目的牽引帶動作用,開工建設合肥上海產業園路網設施。
五要創新招商方式。探索“管委會+公司”運營模式,以“整體外包”“特許經營”等方式,引進戰略投資者、專業化園區運營商進行建設、招商、運營和管理。通過政府搭建、市場引導、合力回報等方式,支持高校、科研院所、骨干企業建設孵化器,將成長性強、產業化前景好的重大科研成果及時納入孵化,盡快實現企業孵化向產業催化快速延伸。建立創新型人才培養開發機制、評價發現機制、合理流動機制和人才激勵保障機制,集聚創新人才,力爭在相關技術研發、應用上創新突破。
六要拓展區域合作。以合肥上海雙城合作為契機,聚焦“智慧物流、智慧制造、智慧材料、智慧健康”四大產業體系,堅定不移推進大招商,持之以恒抓好大項目,積極承接產業轉移。積極推進與合肥高新區合作共建,協調做好合肥立方制藥、北京康正康仁生物科技等醫藥項目規劃設計和供地程序。與工業科技打造高新技術產業集群基地,爭創國內一流雙創平臺。
七要注重項目調度。建立重點項目“周調度、月通報、季考核”制度,強化項目全程跟蹤,盡快推動簽約項目開工動建、在建項目竣工投產。有效落實“四督四保”協調推進辦法及五項機制,做好要素保障工作,加大項目調度力度。建立健全縣四大班子領導專門協調、牽頭部門主動跟進、相關部門全力配合的推進機制。完善重大項目電子監察系統功能,強化平臺運用,提高項目管理水平和效率。
八要壯大招商隊伍。堅持“招商引資”與“招才引智”相結合,以人才引項目,由項目帶人才。建立招商引資專業人才庫,發揮專業人才的中堅作用,根據招商引資工作需要,選調一定數量的具有招商經驗的人員充實到招商隊伍,加強專業人才培訓,培養一批懂經濟、懂政策、能吃苦、善交往、守信用的招商引資專業人才,進一步夯實招商基礎。
通訊員:徐來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