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道教文化板塊。投入資金800余萬元用于茅仙洞風景區景點服務功能設施完善及道教廟宇修繕等,新建入口牌樓、“淮河第一硤”游覽碼頭等設施。積極融入“大八公山”旅游線路規劃,開通公交3路實現縣城與景區通達,與壽縣協調開通公交4路實現壽縣縣城至景區通達,達到“串珠成鏈”目的。目前,茅仙洞風景區年接待游客在30萬人左右。
二是知青歷史板塊。每年投入資金100余萬元用于淮上明珠風景區茨淮知青園及八一林牧場休閑區建設,運用林業資源優勢開展攝影基地建設,利用林場沿河優勢打造茨淮新河八一林牧場水上餐廳群,致力將八一林牧場建設為全省首個知青文化主題參觀園、縣內重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目前該景區已獲得3A級風景區認證,年接待游客10萬人左右。
三是淮河風情板塊。謀劃淮河生態旅游觀光帶項目建設,依托“大八公山”旅游規劃,計劃投入資金近10億元,串聯茅仙古洞、古香山寺、古壽唐關、淮河第一峽、黑龍潭、淝水之戰古戰場及春秋時期扁擔城遺址等諸多文物古跡,著力打造富有文化底蘊和生態特色的淮河水上風景線。
四是農業體驗板塊。依托4.58萬畝國家農業科技園區,開設休閑農業功能區、林科普生態功能區、蔬菜主題功能區、觀光采摘功能區、花卉苗木功能區等五大農業體驗功能區,面積超過1.2萬畝,功能區集觀光、采摘、科普等功能于一體,縣鄉多路公交均可直達該區域,方便游客出行。
五是東方芭蕾板塊。依托新集鎮“全國民間藝術(花鼓燈)之鄉”優勢,對花鼓燈陳派村—陳巷村進行開發,先后投入資金20余萬元對陳巷村花鼓燈博物館進行修繕、交通進行完善,選拔舞蹈基礎較好的中小學生赴縣花鼓燈藝校學習深造,推動文化、藝術、旅游有機融合,打造地方特色文旅項目。
(通訊員:孫璐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