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門縣全力推進中醫藥產業打造“中國御醫之鄉”建種植基地,制定出臺《祁門縣扶持中藥材種植實施方案》,與省中醫大、農科院等院校和科研機構開展產學研合作,組建中醫藥產業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大力推進中藥材規范化種植養殖、中藥飲片炮制和質量控制技術等研究。中藥材的種植面積和品種逐年增加,在新安、塔坊、祁山等鄉鎮建成千畝以上示范基地6個、百畝以上示范基地18個,打造中藥材種植專業村3個,藥材品種主要包含黃精、白芨、覆盆子等20余種,示范基地面積達7500余畝。今年新增中藥材種植5200畝,總種植面積已達3萬余畝。
圍繞中醫藥保健、健康養老、生物醫藥、醫養結合等領域謀劃了大洪嶺中醫藥旅學研基地建設、歷溪銀齡康養中心、坳里水庫康養理療度假村、柏溪燕山養老休閑基地、祁蛇產業化發展、道地中藥材、新安醫學主題公園7個項目。今年共引進燈塔眼科專科醫院建設、醫療器件產業園等2個項目,協議投資額2億元;與上市公司海通恒信合作,以PPP模式全力打造新安康養小鎮,總投資達12億元,目前新安康養小鎮一期康養總部基地老年科綜合樓項目施工正在網上招標。已與央企國藥集團就國藥大健康項目達成合作意向。
推廣“公司+基地”“公司+村集體”“公司+大戶”等多種模式,峰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與安徽省中醫藥大學合作,建立“國家稀缺中藥材種子種苗基地”,開展白芨、祁術、石斛等名貴中藥材苗木培育,新建育苗車間3000㎡、苗圃地100畝、馴化大棚22個,已生產白芨繼代組培苗1000多萬株。仙寓山公司在安徽省中醫藥大學和安徽省科技廳研究院專家的指導下,新建苗木基地50畝,成功選育出多花黃精新品種--“祁源黃精”,為縣域經濟發展培育了新的增長點,《中藥材栽培技術規程——白及》地方標準已獲準立項,祁黃精被列為“十大皖藥”。
制定《祁門縣基層常見病多發病中醫藥適宜技術推廣項目實施方案》,指定縣中醫藥技術推廣培訓基地,舉辦培訓班4期,年培訓人員達到160人次,不斷培育充實中醫技術力量。大力引進中醫藥人才,自2015年以來,共引進中醫藥專業人才23人。目前,全縣擁有中醫藥人員226人,其中具備副高以上職稱
11人、具備中級職稱40人。各鄉鎮衛生院中醫類別醫師占本機構醫師總數的比列達到23%,社區衛生服務站都配有1名中醫類別醫師,75%以上的村衛生室都配有1名能中會西的鄉村醫生。針對縣域中醫藥特色龍頭的縣中醫院,在原定的120名事業編制的基礎上,核定縣中醫院周轉編制60名。目前全縣形成以縣中醫醫院為龍頭,以鄉鎮衛生院為樞紐,以村衛生室為基礎的三級中醫服務網絡。
結合開展“中醫中藥中國行—進鄉村、進社區、進家庭活動”,組織各醫療衛生單位認真開展了健康教育工作進機關、進學校、進企業、進鄉村、進家庭、上餐桌的“六進一上”活動。共制作中醫藥養生及預防保健展板600塊,發放健康教育折頁20余萬份,健康教育手冊5萬份,開展健康教育專題講座120余次,在縣電視臺播放健康教育知識200余期次,利用微信公眾號建立健康教育專欄,定時更新中醫藥預防保健知識內容,縣級醫療機構深入到全縣18個鄉鎮和縣城街頭開展健康義診和咨詢活動,接受群眾咨詢20116人次,城鄉居民中醫藥知識知曉率和中醫藥服務滿意度達到8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