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場不期而遇的遭遇戰!
病毒,前所未見;形勢,空前嚴峻……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同心抗疫,盡展磅礴力量!安徽淮南經濟技術開發區全面筑牢疫情防控各道屏障,守好每一道關口,堅決阻斷疫情,將這場疫情防控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進行到底!
信心之戰,沖鋒在戰“疫”一線
保障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淮南經開區各級黨員領導干部身體力行,形成強大“頭雁效應”,真防實控,全力打響疫情防控阻擊戰!
“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把疫情防控工作作為當前最重要的工作來抓”!淮南經開區迅速貫徹落實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的要求,扎實做好疫情防控各項工作,筑牢阻擊疫情的銅墻鐵壁。
1月22日(年二十八)下午,淮南經開區召開專題會議,迅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全面安排部署。
堅決遏制疫情蔓延勢頭!1月24日,在安徽省啟動重大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后,經開區立即進入戰時狀態!打敗疫魔,成了所有人共同的信念!
指揮系統迅速建立!淮南經開區工委、管委會按照淮南市委、市政府部署,立即成立區疫情防控工作應急指揮部,落實屬地管理責任,全面加強疫情防控,按照疫情防控工作機制,淮南經開區設立“6+2”聯防聯控工作組,實行“1+1”雙網格化包保和10個縣級領導包村(社區)機制,堅持“三個點”排查,實施地毯式、網格化管理。
“開發區企業多、人員雜,要嚴格落實工作任務,迅速建立起社區(村)和企業雙網格化管理機制,責任到人;要精準做好社區(村)、農貿市場、規上企業和大型商貿流通企業、公租房和建設工地等6個區域的人員摸排,不留盲區;要嚴格執行重點人員回訪、監控、居家隔離等措施,做好記錄和自我防護工作……”淮南經濟技術開發區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張海濤在傳達省市疫情防控工作電視電話會議精神時,要求全體工作人員取消假期,全面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當中。
淮南經開區各級黨政機關和所有事業單位、人民團體、企業、社會組織,全面落實“四個一”機制—— 一把手負總責、領導班子成員分工包片、下沉一級;組建一套專班,“一日一調度、一日一報告、一事一處理”;制定一個方案,即明確目標任務和職責分工,確保責任和措施到崗到人;統一一個口徑,建立健全情況報送機制……
同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經開區主要負責同志站在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的政治高度,率先垂范,堅持一把手親自抓、帶頭干,率先在戰“疫”前方指揮,率先深入疫情一線把握疫情,率先督導檢查解決問題,親自督導調度……
凱盛重工、陜汽淮南、國瑞藥業、金盛食品、益益乳業、電子工業園、鑫眾4S店……疫情防控中,淮南經開區督促四上企業、規上企業嚴格落實省市關于延遲企業復工的通知,同時做好疫情防控宣傳工作,加強來人來車體溫檢查監測,摸排員工有無疫情重點地區接觸史,確保全覆蓋,不遺漏。
落實之戰,精準抵達“最后一公里”
一抓到底打通最后一公里!淮南經開區分類指導,對癥下藥,精準施策,全力打響疫情防控總體戰!
“雙網格”共同發力,“1+1”包保——按照地毯式、網格化管理要求,淮南經開區建立社區(村)和企業“雙網格化”管理,進一步延伸到四級網格。
防疫戰役打響后,淮南經開區啟動武漢來區人員摸排工作,落實武漢來淮人員排查、回訪、體溫檢測監測、居家隔離、及時報告等制度,確保做到“村不漏戶、戶不漏人”和“園不漏企、企不漏人”。
細化到小區樓棟、到村生產隊,細化小網格化單元,全面實現轄區網格包保無死角、全覆蓋,淮南經開區建立“6+2”聯防聯控工作組。在成立聯防聯控6個工作組的基礎上,專門成立了企業防控工作組和督查工作組。
對71名武漢(湖北)返淮人員,淮南經開區采取“6+1”工作舉措,開展一天兩次健康走訪工作,進行居家醫學觀察、包保到人,發放一張聯系卡、一封倡議書、一封說明書、一支體溫計、一瓶消毒液、一盒口罩以及一份愛心禮包,積極主動做好人員跟蹤管理防控和愛心關懷工作,讓群眾安心生活。
防輸入、防聚集、防擴散,淮南經開區切實發揮市場監管、城管執法、公安、文化旅游等主管部門牽頭作用,關閉各類場所57個,其中關閉活禽市場3家,關閉游樂場所、娛樂場所、室內運動場所、**場所等公共聚集場所54家。
如今,71名居家隔離人員隔離期均已滿,現已全部解除隔離。
抓好社區“一根針”,縱向下沉——對于經開區來說,防疫工作“千條線”,精準施策能否落實到“最后一公里”尤為關鍵!
社區是疫情聯防聯控的第一線。自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以來,淮南經開區牢牢抓住社區這一疫情聯防聯控的第一線,外防輸入、內防擴散,織密聯防聯控、群防群治之網,打響抗擊疫情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
疫情發生后,淮南經開區開出“官方指引”,物業管理區域的防控工作作出具體規范。所有小區物管開啟了封閉、測溫等應急舉措,實施封閉管理,快遞員、外賣員等人群和車輛不得進入,小區的會所、老人活動室等人員聚集場所全部關閉;小區電梯每天要消毒4次以上……分區分級、落細落實,這正是“最后一公里”的精準抵達,也將是最終贏下大戰大考的“臨門一腳”。
推進十二個“一律”,企業安心——結合企業多、節后復工人員大量回流的實際,經開區有針對性地制定出十二個“一律”要求,強化對企業復工前后的疫情防控工作的指導管理。
一律要建立指揮體系,一律要加大宣傳力度,一律要按照要求不得于2月9日24時前提前復工,一律要在復工前對所有干部職工進行一次摸排,一律要對摸排中有重點疫區的干部職工是否在隔離狀態、是否返廠上班進行每日報告,一律要在復工后對每個在崗干部職工嚴格做到一天兩次體溫檢測,一律要取消聚集性活動和大中型會議,一律要對外來車輛和物資采取消毒措施,一律要佩戴口罩,一律要落實疫情防控工作主體責任,一律要切實履責……
按照十二個“一律”,淮南經開區對企業進行全面地毯式摸排,實現轄區企業宣傳全覆蓋,包保無死角,確保企業復工前后的疫情防控工作扎實到位。
全民之戰,每個人都是一道防線
一大批社區黨員干部,入區入格入家庭,筑牢基層疫情防線,全力打響疫情防控人民戰爭,匯聚眾志成城、共克時艱的堅強力量!
基層黨支部構筑堅強堡壘——各村社區充分發揮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組建黨員先鋒隊,關鍵時刻,黨員挺身而出,堅守在防控一線!
龍池社區第一書記胡其昌,主動繳納特殊黨費600元,支援淮南經開區疫情防控;宮集村入黨積極分子宮杰同志向本村疫情防控值班點捐贈方便面等若干食物;農場社區預備黨員趙明向社區捐贈杏鮑菇30籃;朝陽社區大學生志愿者曹毅做好疫情監控點值班值守工作……疫情讓城市變“空城”,但愛讓大家緊密團結在一起。
宮集村廣大黨員、入黨積極分子在村支部的帶領下,成立“疫情防控突擊隊”,白天活躍在村內各個角落,做好疫情防控宣傳,配合包村干部開展摸排調查、入戶登記,晚上志愿參與疫情監控點值班值守工作,彰顯了共產黨員不怕吃苦、勇于向前的先鋒底色。
沖在淮南經開區疫情防控一線的當屬村、社區疫情防控隊伍,大街小巷隨處可見他們忙碌的身影,積極開展疫情宣傳、武漢歸來人員摸排、來村來區人員車輛監測體溫登記、衛生清潔消毒等工作。
非公黨組織吹響集結號——淮南經開區非公綜合黨委號召轄區內各非公企業黨組織積極參與疫情防控工作,嚴格貫徹落實上級部署精神,讓黨旗在非公疫情防控領域高高飄揚!
安徽益益乳業黨支部在抗擊疫情工作中,節前全面發力保障市場消費需要,提前廠區管控,確保生產安全,所有進廠人員均經檢驗合格后,方能進廠。生產基地積極響應防疫要求,關閉了部分出入口并采取了廠區消毒等措施。統一調配宿舍等資源,安排生產人員在廠區進行無疫情主動隔離。同時結合自身的微信公眾號,及時發布防控健康知識,引導廣大顧客做好自身防護,理解配合黨委政府工作。
除了益益乳業黨支部,其他非公企業黨組織也積極響應,發揮模范帶頭作用,與全區防控防疫工作并肩同行。自開發區發布《關于區內企業延遲開工的緊急通知》《淮南經濟技術開發區非公領域黨組織和黨員的倡議書》以來,各類企業積極服從指示,推遲開工,部分保障型企業堅持安全生產,多做消毒工作,依法保障職工合法權益。同時積極勸導職工不出門,少聚餐,遇到特殊情況及時報備,確保平安、健康。
黨員先鋒模范吹響沖鋒號——與時間賽跑,由“黨員+警員+醫生”的“社區力量”一次次登門問候,一遍遍測量體溫,讓黨旗在防控一線高高飄揚!
“你好,測量下體溫,36.8度,正常。”這是淮建村黨員、退伍軍人陳帥帥在日常監控來村人體溫情況。戰役打響后,陳帥帥主動請戰,自愿加入淮建村疫情防控工作隊伍。其父同為共產黨員、退伍軍人,雖然黨組織關系不在淮建村,但看到兒子沖鋒上前,他也選擇與兒子共同戰斗在淮建村防疫工作第一線。
小區業委會主任、共產黨員劉嵐向社區提出申請加入淮南經開區防控疫情一線隊伍。“關鍵時刻,黨員就要做先鋒、扛責任!我希望能為防控疫情做些力所能及的貢獻。”她響應社區黨支部號召,積極參與防控疫情工作,在所居住小區疫情監控點發放宣傳材料,檢查登記外來人員,帶領業委會同志配合社區物業摸排武漢歸來人員,做到小區不漏戶,戶不漏人,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
暖心的畫面到處都有,淮南經開區組建“71+X”黨員先鋒隊,重點針對71名武漢回淮人員落實“三個一”包保機制,實行一隊一人,包戶到隊,做好管理走訪、宣傳講解、生活服務、自我防護“四個到位”,同時安排預備力量,做到發現一人、組建一隊,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
奉獻之戰,防疫復工雙線出擊
同舟共濟匯聚最強大的力量!淮南經開區堅持上下“一盤棋”,堅持疫情防控與復工復產兩不誤,全力打贏疫情防控復工戰!
政府出力,為企業復工鉚足后勁——為幫助企業筑牢防疫底線,讓企業安全復工提速。淮南經開區管委會始終把牢做好疫情防控,實行“店小二”式專屬服務。
為確保復工企業安心、安全復產,淮南經開區督促指導企業落實主體責任,重點就企業成立防控組織、加強宣傳、防控方案和應急預案、復工管理、重點人員排查、聚集性活動和就餐、人員出入管理、體溫檢測和口罩落實、環境衛生整治等提出明確要求,落實各項疫情防控措施,確保在復工復產帶來人流、物流大增的情況下,嚴防疫情輸入。
2月10日起,8組由副縣級干部帶隊的督查包保組進駐企業,為企業疫情防控和順利復工復產提供點對點幫扶指導,一對一助力復工企業加快提升產能;2月20日,全面取消企業復工審核備案制度,企業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自主進行復工;要素支持保障力度提檔,確保企業生產能源供應,積極幫助解決防控中車輛運輸等遇到的困難,為醫衛防護用品短缺的企業,緊急解決14萬只口罩、5噸消毒液。
截至目前,園區內規上企業復工率達100%,小微企業復工率達67%,生產復產工人8439人。開發區企業全面復工復 產、加快達產的大幕已經拉開。
企業發力,為經濟復蘇排除萬難——走進淮南經開區,與園區道路略顯冷清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許多企業生產車間內已是機器聲隆隆,一片熱火朝天的生產場景,一家家企業復工復產,8439名工人重新走上生產線。
打開陜汽淮南專用汽車有限公司的官網,“在線選單”平臺里,各種車型一覽無余。連日來,經銷商、供應商的點擊量呈幾何數字在增長……2月10日全面復工,一天天奮起直追,作為陜汽控股集團首家復工的專用車子公司,陜汽淮南公司也成為淮南經濟技術開發區首批復工企業之一,企業力求疫情防控與復工復產兩不耽誤,開足馬力加快生產進度。
“得益于淮南經開區管委會點對點指導公司開展疫情防控,公司10日就已順利復工復產,目前有近100名工人正在爭分奪秒加緊生產,確保按時交付上海鐵路局1000多萬元軌枕、道岔合同任務。”安徽中志軌道交通裝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正紅告訴記者。
2月13日,淮南文峰航天電纜有限公司正式復工,目前在全力提升生產進度,力求把損失的時間搶回來。董事長徐文利告訴記者:“經開區管委會幫助我們企業抓疫情防控的力度大、措施實,這樣工人入廠復工才放心,家人能安心,企業家吃了定心丸,我們對盡快恢復生產經營也更有信心!”
愛心助力,企業踴躍捐贈同心防疫——山河藥輔黨總支捐贈30萬元、中隆糧油公司黨支部為隔離戶捐贈100袋大米和100桶食用油、啟迪電子有限公司黨支部向協和武漢紅十字會醫院捐贈價值2萬元的醫用口罩,文匯學校黨支部捐贈1萬元……一顆顆愛心,一份份心意,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積極履行社會責任,為防疫工作貢獻力量。
在這場戰“疫”中,沒有一個人是旁觀者。淮南經開區非公領域各黨組織充分發揮戰斗堡壘作用和共產黨員先鋒模范作用,踴躍捐資捐物助力疫情防控,各愛心企業、社會組織紛紛慷慨解囊,捐款捐物,肩負起企業社會責任,攜手同心戰疫情。
(淮南日報 柏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