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宿松縣將電子信息產業定位為首位產業,緊緊圍繞全市“聚焦工業化,著力提升首位產業的整體競爭力”的目標,聚焦產業招大引強,提升核心競爭能力,電子信息產業集聚效應日益凸顯,初步形成了以智能手機、智能穿戴、平板電腦、車載GPS等電子信息產品為重點的電子信息技術產業,并呈現快速發展態勢。2015年,該縣經濟開發區被評為省級電子信息產業基地。2016年,該縣經濟開發區又獲評為省級優秀電子信息基地。全縣現有電子信息規上企業22家,1-6月實現產值17.7億元,同比增長14.43%。
一是強力招商,集聚壯大產業群落。以“招商項目化、項目產業化、產業集群化”思路為主導,突出“主業、產業、專業”, 強化電子信息產業擴量提質,有針對性的加強對首位產業上下游的補鏈招商,促進全縣首位產業的集群發展。通過著力培育以酷米科技、耀亞電子為龍頭、以優品智能等骨干生產企業為主體,以臻榮科技、鑫華通電子、晶科電子、普和電子、富悅達電子等延鏈企業為補充,電子信息首位產業集群效應初步顯現。2018年我縣新簽約的電子信息5000萬元以上項目19個,其中1億元以上的項目10個。2018年該縣電子信息產業實現產值38.9億元,同比增長12.2%。截至2019年5月,新簽約的電子信息5000萬元以上項目2個,其中1億元以上的項目2個。2019年第二季度,新增電子信息類在談項目3個,擬定總投資3.7億元。
二是創新驅動,提升核心競爭能力。鼓勵企業參與產業關鍵共性技術研究開發和利用財政資金設立的科研項目,安徽普和電子有限公司開展的省科技重大專項“高能量密度鋰離子電容電池的關鍵技術研發與產業化”,是目前在研的省級科技類項目之一,按省支持額度50%給予配套。與合肥國家大學科技園就建設宿松縣雙創平臺簽訂戰略合作協議,縣財政每年安排200萬元資金用于孵化器運轉。目前,科技企業孵化器和眾創空間已完成前期工作,即將營業。2018年度,安徽酷米智能有限公司等9家被省科技廳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培育企業,高企與高企培育兩項預計兌現財政獎勵資金67.5萬元。2019年5月底完成2018年度工業發展、首位產業專項獎補、科技創新三項政策申報資料收集工作,預計獎補金額達5000萬元。
三是創優環境,強化支撐服務體系。宿松縣重點支持和優先發展電子信息產業,對簽約落戶的電子項目,優先安排標準化廠房,按需及時供應用地;對固定資產投資億元以上的電子項目,在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給予財政補助;設立電子信息產業專項扶持資金,出臺電子產業人才引進激勵辦法,鼓勵企業引進高層次、高素質的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縣城園區建成13.6萬平方米的電子信息產業孵化器和9萬平方米的智能終端產業園,配有410套職工公寓和102套高管套房,15萬平方米標準化廠房在建,電子信息中小企業和配套產業可直接拎包入駐。
就進一步做好宿松縣電子信息產業驅動縣域經濟發展建議
一是加強政策支持,引導產業集聚。充分發揮政策的導向作用,根據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近期印發的《擴大和升級信息消費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進一步完善《安徽省“十三五”電子信息制造業發展規劃》,突出以合肥的電子信息類大項目為支撐點,帶動其他地區參與分工與配套,實行差異化發展,避免惡性競爭。
二是強化金融服務,推動產業集聚。省級金融機構把貸款審批權限下放到縣市一級,授予縣市一級金融機構一定額度的流動資金貸款權,適當降低對縣市企業信用等級的評定標準,提高企業信用級別,增加企業授信額度。同時鼓勵建立各種形式的電子信息企業信用擔保體系。逐步加大省信息產業發展專項資金規模,在產業基金、人才支持方面向縣域傾斜,增加省市資金配套。
三是政府鼓勵采購,帶動產業集聚。政府采購用于省內基礎設施建設及重大信息化工程所需的電子信息類產品及服務,在產品質量性能、價格、服務相當的條件下,建議優先選擇省內產品和服務,以信息技術應用和信息化應用市場帶動全省信息產業發展。